一种是易失性存储器,就是我们常用的内存,比如SRAM和DRAM,读写速度非常快,但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一断电数据就没有了。
一种是非易性存储器,就是我们常用的闪存,比如SSD硬盘、U盘、SD卡这些,相对于内存,读写速度会慢很多,但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断电后,数据还是保存好的,不会丢失。
那么有没有可能,有一种芯片,不但有读写速度快的优点,同时也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呢?
毕竟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数据越来越大,比如视频文件,动不动就几十个GB,甚至上百GB,如果还是以前那种速度慢的非易性存储器,拷贝起来,需要很长时间。
很多时候,因为数据传输不够快,已经影响到一些设备的性能发挥了,因为芯片再快,算法再厉害,数据传输不过来,就都是假的。
而近日,上海复旦大学实验室,就研发出了一种这种存储芯片,名为“破晓”(PoX)。
它比米粒还小,但速度非常快,写入速度低至400皮秒 ——一万亿分之一秒,是现有这种类型芯片的十万倍提速,同时它也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就是断电后,数据不丢失,可以用于SSD、U盘、SD卡上的芯片。
那么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是采用了新材料。
以往的这些NAND闪存等,采用的均是硅基材料,但复旦大学研发团队采用的是狄拉克石墨烯,这种材料被认为是“材料界超导体”,电子在里面非常活跃,所以数据传输数据快,写入速度低至400皮秒,和硅基芯片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另外为了让速度更快,复旦的研究团队,还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二维超注入”效应算法,可以让数据更快的写入芯片中。
目前这项研究已经被国际顶刊《自然》收录了,并且关键的是,这可不是PPT,或者只是理论性的,这样的芯片也已经流片出来了。
而一旦流片出来,就意味着离量产上市,也并不太远了,一旦这种芯片面市,那么现在的这种NAND闪存芯片,估计就可以扔掉了,完全不是对手。
接下来,就让我们期待一下,这种全新的存储芯片上市了,而我们如果在这样的芯片上抢占先机,那么估计就改写整个存储芯片行业的格局。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国产存储芯片大突破:石墨烯材料,速度提升十万倍,复旦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