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 科技云

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文/刘勇

编辑/张晓

裁员、利润大幅下滑、高管离职、创始人套现被质疑、跨界……

以上这几个关键词,几乎贯穿了扫地机器人赛道的整个2024年。

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以来,科沃斯、追觅、石头科技、云鲸智能,这几家合计占据了行业线上市场超80%份额的头部企业,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烦恼。

科沃斯今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下滑了69.21%,只有603.8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甚至扭赢为亏,亏损了2656.22万元。

追觅科技则是迎来了多位高管离职。

11月初,其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离职,此前他搭建了追觅在中国区的营销体系,推动了追觅品牌从小米生态链企业转型为一家自主品牌;稍早一些,上半年追觅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创新机器人研究院负责人喻超也离职了,他9月份创立的鹿明机器人11月获得了天使轮融资

此外,新浪科技12月9日报道,有多名云鲸智能的离职人员透露,云鲸智能近期开启了大规模裁员,涉及开发、测试等部门,以组为单位,一些组别直接人员砍半,极端的组别裁员比例甚至达到65%。

不过后来云鲸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峻彬在朋友圈发文回应:“集团从1600人减肥增效到1400人,组织效率比之前高出了不少……”

至于石头科技,业绩下滑的同时,创始人兼董事长昌敬还因频繁套现、“不务正业”被很多投资者质疑。此前“套现9亿却劝投资者耐心一点”还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榜单。

他们呈现出来的高度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与行业复苏态势并不相符。

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图/IDC咨询

从行业销量增速来看,扫地机市场最难的时刻其实已经过去了。在中国市场,2022年扫地机器人的销量同比减少了24%、2023年又几乎与2022年持平。但今年已经在缓慢复苏,IDC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市场扫地机器人出货量为132.1万台,同比增长了17%。

那么,在还“卖得动”的市场前提下,为什么扫地机器人企业反而集体“触焦”,并且纷纷急着探索新的成长曲线?

01

消失的利润:扫地机器人为什么越来越难赚钱了?

先来看几组数据。

今年三季度,科沃斯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4.06%,至32.50亿元。净利润下滑更加明显,三季度科沃斯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下滑了69.21%,只有603.8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甚至扭赢为亏,亏损了2656.22万元。

石头科技的业绩也在承压。

三季度石头科技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1.91%,至25.91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下滑了43.40%至3.5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下滑了45.25%,至3.25亿元。

再将视角转移到全球,今年前三个财季,iRobot的营收额为5.1亿美元,相比同年同期减少了12.56%,也依然是亏损的,净亏损达到了6841万美元。

上述几家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某种程度上映射出了扫地机器人赛道的行业现状:

经历过过去几年快速的“跑马圈地”后,行业告别了高速成长阶段,主要扫地机器人企业开始进入营收放缓周期,部分企业利润下滑成为常态。

在这背后,这几年扫地机器人的均价,其实是在稳步上升的。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2023年,扫地机器人的行业均价分别为1687元、2424元、3175、3185元。再到今年,3月份以来,扫地机器人均价连续8个月实现了同比增长。11月,线上市场的均价为3606元,线下市场的均价为5182元。

再往前倒几年,这一趋势也很明显。如下图所示,做个简单对比就不难发现:2019年以前,扫地机器人行业在销售额上增速最快的价格区间,依次是“1500-1999元”“2000-2499元”“2500-2999元”。

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图/《2021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白皮书》

行业产品均价的连年上涨,客观来看无法与利润高低直接挂钩。

一方面,各家的产品线不止扫地机,比如科沃斯的营收中,除了包括扫地机器人在内的科沃斯品牌贡献了接近一半占比,包括洗地机在内的添可品牌也贡献了近半营收。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间市场竞争持续走向激烈,在行业增速整体趋缓的背景下,扫地机器人品牌的投入成本也上升了,为了维持市场竞争力,他们需要花掉更多的钱来做产品营销、市场推广,等等。

这一趋势下,扫地机器人企业因产品均价上涨带来的利润空间,被更大的成本投入压缩了。

参考科沃斯和石头科技销售费用这几年的变化,更加直观。

先来看科沃斯。今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分别为9.62亿元、10.80亿元、11.70亿元,占当季营收比重分别为27.69%、30.85%、36%。

科沃斯在三季度报中也提到,毛利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科沃斯及添可品牌多款新品启动预售,导致公司加大了市场费用投入力度。

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同样不低。今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分别为3.82亿元、8.85亿元、15.64亿元,占当季营收比重分别为20.75%、20.05%、22.31%。

再从行业视角出发,目前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下,这几个赛道头部玩家某种程度上都很难在短期内把销售费用降下来。

原因在于,从过去几年行业的进化历程来看,赛道内的每一个玩家,几乎都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壁垒,依然处于靠新品持续拉动市场份额增长的局面。

02

脆弱的壁垒:技术微创新时代,头部的烦恼

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智能、追觅科技,这四家企业中,有三家的创始人都是技术背景。

石头科技的昌敬、云鲸智能的张峻彬、追觅科技的俞浩。

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大都具备借技术打造出颠覆性产品、改变乃至引领行业的野望,也从不掩盖市场野心。

一开始,他们确实做到了。

石头科技2016年首次将激光雷达导航技术大规模化应用在了扫地机器人上,这先是带动了其代工的“米家扫地机器人”的火爆,后来推出自有品牌“石头扫地机器人”后,又帮它快速在市场站稳脚跟。2018年时,石头科技在扫地机器人市场已经拿到了接近15%的市场份额。

后来入场的追觅科技、云鲸智能,也上演了类似的剧本。

2019年双十一,云鲸智能推出首款产品,依托“自己清洗拖布”这个创新功能,迅速在红海里站稳了脚跟。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时,云鲸智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10.5%,跻身线上市场Top 5;

更晚做扫地机的追觅,2022年时还只有5%的市占率,2023年结束时,这个数字已经来到了近20%。

就在他们凭借着一款或几款产品、用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吃到行业蛋糕的同一时期里,行业格局悄然被改写了:

科沃斯依然处在行业头名,但早已不复昔日荣光,它从早期几乎垄断的市场地位,到如今只能吃到近三成的市场份额;

市场上更多投入扫地机器人这股洪流的企业要么倒下了,要么早已失去了上牌桌的资格,12月15日,成立近10年的睿米科技也宣布品牌终止运营;

上述几家再加上小米,前五名的市场份额集中度太高了,根据IDC的跟踪报道,今年第三季度,按出货量计,他们的市场份额合计在90%上下。

不过在那之后,扫地机器人很难在产品端有更大的技术创新了,某种程度上更像是进入“小修小补”的阶段。

这并非厂商不努力,而是目前阶段,凭借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体验的空间,确实变小了。

光大证券此前在一份研报中就指出,全局规划导航技术(核心是传感器信息采集和SLAM算法,让扫地机器人长出“眼睛”),是扫地机产品出现以来最重要的技术升级,经过全局规划算法对导航能力的升级,扫地机之前的槽点基本得到了解决,产品体验已经突破了“好用”的临界点。

其认为,目前主流产品在清洁能力、导航能力、续航能力和操作便捷性四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功能已经能够满足日常家庭的清洁需要,因此行业技术方案正加速迈入渐进式创新阶段。

由此,扫地机器人赛道的竞争,加速从过往纯粹的产品价值竞争,演变为产品、价格、渠道、品牌等多个维度的综合竞争,内卷激烈程度日益加深。

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体现在今年,则是厂商间的推新速度不断加快,并且持续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一边保持市场热度,一边试图推动向上,争取更高的利润空间。

这背后实则是,在行业越来越进入到充分竞争的阶段后,扫地机器人企业建立壁垒的难度更大了。

相对稳固的头部阵营格局,决定了它们很难在市场份额上建立起更深的壁垒。

技术微迭代背景下,大家很难在技术研发上探索出差异化优势,也把更多的钱花在了营销上。今年1-3季度,科沃斯花在销售上的费用,甚至是花在研发上费用的4到5倍,石头科技花在销售上的费用,也是研发费用的2倍。

此外,产品层面的同质化,决定了它们很难建立起产品层面壁垒;营销层面,线上市场为主的渠道格局下,大家进行市场化营销投入的渠道就那么几个、方式就那么几种,也很难建立壁垒。

03

微妙的共识:只靠国内不行了,只靠扫地机也不行了

上述背景下,这两年扫地机器人企业已经普遍达成一个共识,即要加速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出海,是其中一个策略。

原因不难理解。尽管从渗透率来看,海外市场扫地机器人的渗透速度更快,但从产品力维度上,中国厂商已经走在了前列。

开源证券此前在一份研报中判断,海外市场扫地机在产品力等层面,整体上落后中国市场3到5年。

其指出,海外扫地机市场以西欧、亚太和北美市场为主,目前处于量价齐升阶段,不仅渗透率快速提升,产品结构也处于低端单机产品为主,向基站类智能导航快速转变的时期,与我国2017年-2022年间的行业发展情况类似。

扫地机器人企业,也正加速卷向海外,希望抓住海外市场的增长红利。GfK调研报告显示,从发展趋势来看,当前中国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在除拉美市场外的多个主要市场市占率 (销额)已经过半。

另一方面,它们也加速了在扫地机器人之外的业务探索。

其中一条路径,是继续在清洁电器其他细分市场深耕。

这对应的是,家用智能清洁市场也涌现出了新变化,比如洗地机近两年成了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一个细分品类。

2020年至2022年,洗地机全渠道销售额由13亿元增长至100亿元,2022年,在清洁电器行业整体下行的市场环境下,洗地机品类仍保持了72.4%的高位增长态势。

这一态势下,扫地机赛道头部阵营的玩家们,纷纷入局了洗地机及其他细分品类市场。

比如石头科技2020年进入了手持无线吸尘器市场、2021年进入了洗地机市场、再到2023年又进入了洗衣机市场,当年年初发布了首款洗烘一体机产品H1。

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图/方正证券

云鲸智能也在2023年开始入局洗地机赛道,目前已经发布了S1、S1 MAX、S1 PRO、S2四款产品。

科沃斯则要更早一些,它早在2018年就开始试图探索多元化业务布局。一边通过子品牌添可发力智能小家电赛道,洗地机是重点品类;另一边则是依托科沃斯品牌进行场景延伸,比如后来相继推出了多功能空气净化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等。

追觅也在加速扩充品类。今年9月,当时还是追觅中国区总裁的郭人杰公开表示,追觅已经形成了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洗地机、高速吹风机四大品类的产品格局。

另一条路径,则是跨界,进入到全新的市场。比如石头科技和追觅已经尝试造车了。

今年10月,有媒体报道称,追觅正组建200人左右的造车团队,计划推出一款增程式汽车,目前处在demo阶段,未来或将出口到欧洲。

其中,追觅造车计划最早在2021年立项,今年7月开始以最高5万元月薪大规模招聘造车人才,覆盖智能座舱、底盘电控、转向系统等领域,有知情人士表示,其新车上市“乐观估计要等到2026年以后。”

石头科技倒是走得更快一些。早在2021年1月,昌敬就与威马汽车的原CTO闫枫联合创办了上海洛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极石汽车主体公司),并在去年8月发布了首款汽车极石01。

但目前阶段,极石汽车的销量表现并不算理想。其在今天宣布,12月公司共交付了1268台,这还创下了历史新高,此前,极石汽车的月均销量大约停留在几百台水平。

总结来看,当扫地机器人市场的潜在成长空间、利润空间受到挑战,赛道内头部的玩家们,都开始想方设法替公司寻找新的出路,我们也可以预见,接下来,无论是全球化还是更多多元业务的布局,这都将成为行业常态。

不过长远来看,摆在他们面前的长期挑战也更多了:不仅要想办法让其他业务尽早开花,也要守住主业。

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昌敬和石头科技,已经得到了教训。

前段时间,昌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段关于“沙漠越野”的视频后,还引发了外界对其“沉迷造车”“不务正业”的质疑。

后来昌敬回应称,“现在是石头的战略转型期,希望投资者能给石头科技更多耐心”。

但此番回应反而为石头科技招来了更大的质疑声。

一方面,如上文所述,石头科技主营业务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滑了43.40%。其他的多元业务尝试也不算成功,2023年,其87亿总营收中,扫地机器人就贡献了81亿元。方正证券预测,今年其营收将达到113亿元左右,其中扫地机器人将贡献其中的105亿。

另一方面,虽然希望投资者能对公司抱有耐心,但昌敬此前已经多次减持持有的股份套现。

昨天(12月30日),石头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昌敬自愿承诺,自2014年12月30日起,6个月内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在上述承诺期间内,如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配股等产生新增股份,亦遵守该不坚持承诺。

不过,类似的承诺昌敬此前也做过,但承诺期过后还是减持了。

不难发现,于扫地机器人企业而言,探索扫地机器人之外的其他业务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如何平衡好主业与其他业务,也很重要。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科沃斯、云鲸、追觅的天花板,取决于多久“丢掉”扫地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