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 科技云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一聊到 5G,说啥的都有,什么 “ 流量贵,一晚上烧掉一套房 ” 、 “ 真假 5G 的区别 ” 以及 “ 5G 基站辐射大 ” 等等,哪怕你从来没主动关注过这些新闻,是不是总感觉在哪里听到过?

反观 Wi-Fi ,虽然每天都在用,却没啥人关注它迭代到第几代了。

为啥突然聊起这个呢?前段时间托尼在刷新闻的时候,猛地发现, Wi-Fi 8 的标准已经在拟定了。

而且这个新的 Wi-Fi 8 标准要转性了,升级的时候不再卷参数,而是重体验。

这就有点奇怪了,要知道, Wi-Fi 5 到 Wi-Fi 7 可是卯足了劲卷性能。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光看上面这张表你也能发现,每代 Wi-Fi 标准不光通信速率、频段和带宽 “ 翻番 ” ,支持的特性也逐步增加。

怎么到 Wi-Fi 7 这里就开始踩刹车了?

当然是参数跟实际体验脱节了,而且情况有点离谱。

当初 Wi-Fi7 标准刚推出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各种参数都能吊打上一代。

比如,满血的 Wi-Fi 7 ,它的理论峰值速度能到 46Gbps ,是 Wi-Fi 6 最大通信速率( 9.6Gbps )的 4 倍以上。

但其实厂商们没说实话。

实际情况是,他们标的这些参数,基本上跟领导画的饼差不多,咱们都吃不上。

因为 Wi-Fi 7 对比 Wi-Fi 6 的提速,主要是通过频段、信道宽度以及调制方式等方法实现的。

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背后的实现原理说难也没那么难。

就拿 Wi-Fi 标准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 频段 ” 来说,它是数据自由通行的高速公路。

目前的 Wi-Fi 6 仅支持 2.4GHz 和 5GHz 两个频段,相信大家平时经常连的也是这两个 Wi-Fi 网络。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在 Wi-Fi 7 上,可以传输数据的高速公路直接多了一条,那就是 6GHz 频段( 5925MHz-7125MHz )。

而且,这条新增的公路比以往的公路还要宽,所以 Wi-Fi 7 的最大通道宽度,从 Wi-Fi 6 的 160MHz 提升到了 320MHz。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不仅如此,道路变宽就意味着能划分出更多的车道,同时通过的车辆变得更多,通行速率自然也就跟着上去了。

除了这种拉高上限的操作, Wi-Fi 7 还有别的手法来提升日常的传输速率。

有个负责信号传输的调制技术,叫做 QAM( 正交幅度调制 ),数值越大,相同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就越多。

图片来源:思源网络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比如你的路由器在跟手机通讯时, Wi-Fi 6 协议可以通过无线信号确定 1024 个 QAM 区域,而到了 Wi-Fi 7 ,就升级到了 4096 个 QAM 区域。

估计能看得你密集恐惧症发作。

但好处就是更精细的坐标点位,理论上可以提升 20% 的传输速率,相应地网速就能变快。

这还没完,再加上 Wi-Fi 7 还支持让网速 ” 超级加倍 ” 的 MLO( 多链路操作 ),允许多个频段或同一频段内的多个通道同时传输数据。

说人话就是,大家能平时看到的 2.4GHz 和 5GHz 两个频段的 Wi-Fi ,大多数情况你只能连接其中一个。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而 MLO 多链路操作,可以让你的手机等设备同时利用两个或多个频段的带宽,实现网速的叠加。

实际上,如果你的路由器和连接设备规格足够高的话, Wi-Fi 7 还可以开出 5GHz 频段中的 “ 隐藏款 ” —— 5.2GHz 和 5.8GHz 叠加(双频 5G MLO ),甚至是 2.4GHz+ 5GHz + 6GHz 频段的网速叠加。

是不是看着挺美好?

但部分消费者真正用上 Wi-Fi 7 之后,发现有点不对劲了。

首先是我国工信部在 2023 年 6 月,就把 Wi-Fi 7 新增的 6GHz 频段中的 6425-7125MHz 频段资源,分配给了移动网络—— 5G 和未来的 6G 。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至于 6GHz 剩下的 500MHz( 5925-6425MHz )频段,据悉仍有至少 15 颗卫星在用,目前也没有看到开放给 Wi-Fi 7 的迹象。

而 Wi-Fi 7 的 6GHz 频段范围,总共就 5925-7125mhz ,都被安排给别人了。

相当于是把最大的提升给 ban 掉了,游戏开局就少了个打野。Wi-Fi 7 用不了 6GHz ,刚才提到的 320MHz 带宽也就指望不上了。

行吧,要是 Wi-Fi 7 其他体验能跟上,用户说不定也能自适应。。。

但偏偏现阶段的 Wi-Fi 7 ,另外两个新特性, QAM ( 正交幅度调制 )和 MLO ( 多链路操作 ),也都没支棱起来。

比方说,刚才提到的 4096 QAM ,这么高阶的调制方案,受距离等因素的干扰比较明显。

托尼看到网上有些用户帮大家试过了,几乎要贴着路由器才能达到可用的速率,日常基本没啥用。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另外就是能将网速翻倍的 MLO 技术,这部分就更离谱了。

现阶段要是在 Wi-Fi 7 路由器上打开 MLO 功能,非但不能给网络加速,甚至可能会造成断流和断网。。。

不仅托尼自己在用 Wi-Fi 7 路由器的时候遇到过,相关的情况网上一搜也一大把。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之前我在逛展的时候遇到了某芯片厂的研发工程师,问了下他为什么 MLO 功能会出现 “ 开倒车 ” 的现象。

他跟我说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第一批 Wi-Fi 7 路由器和手机推出的时候, Wi-Fi 7 的标准还没有彻底锁定,导致各家芯片厂商在落实 MLO 功能的时候,实现的方法产生了一定出入。

就比方说,高通可能在芯片里定义的是,发现了支持 MLO 的路由器之后,要跟它说 “hello” 完成协议握手;而联发科则在芯片里定义的是,跟支持 MLO 的路由器说 “how are you” 完成协议握手。

这时候假如手机用的是高通的芯片,路由器用的是联发科的芯片,那么他俩就读不懂对方的握手信号,然后路由器就傻了,手机就没网了。。。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所以目前,比较负责任的路由器生产厂家是这么做的:开发组会把市面上主流的手机都买回来,逐个测试,看 MLO 的实现( 握手 )方式是哪种,再去路由器固件里做适配。。。

听着好像挺离谱,但很不幸。。。是真的。

听完工程师跟我吐槽之后,我也回家搜了下,事实上直到 2024 年的 1 月份, Wi-Fi 联盟才冻结了 Wi-Fi 7 技术标准的主体部分,而最早的 Wi-Fi 7 设备,早在 2023 年就上市了。。。

Wi-Fi 联盟慢的这一步,就导致早期的 MLO 功能,体验着实很灾难——骁龙 8Gen3 和天玑 9300 这批手机全躺枪了。

还好现在厂商们后知后觉,准备攒一套新的 Wi-Fi 8 出来,收拾一下 Wi-Fi 7 早期的烂摊子,顺便再提升一下稳定性方面的体验。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虽然目前能查到的资料不多,根据联发科 11 月公开的一份白皮书:

Wi-Fi 8 虽然在最大速率、使用的频段( 2.4 、 5 和 6GHz )、调制方式( 4096 QAM )以及最大信道带宽( 320MHz ),等方面与 Wi-Fi 7 相似。

但是,针对大型会场、场馆等 Wi-Fi 设备密集的区域, Wi-Fi 8 会引入 “ 协调空间复用 ” ( Co-SR )技术。

这项技术其实不新鲜,最早在 Wi-Fi 6 中就引入了,也就是 BSS 染色技术。

简单来说,按照传统 Wi-Fi 的 “ 发言 ” 原则,只要检测到同频道有其他信号在传递信息,就会保持静默,等待其他同频的信号完成通信。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区域内 Wi-Fi 设备一多,时不时就有机器打岔,等待的时间也就多了。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BSS 染色技术会通过特定的标记,让设备判断这个信号会不会影响通信。如果 Wi-Fi 6 设备读取到 “ 不影响 ” 的标记,那么即使其他信号在 “ 发言 ” ,它也不会傻等,而是直接开始通信,也就提高了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Wi-Fi 8 旧事重提,明显是有说法的。Wi-Fi 8 的 Co-SR 是这项技术的 “ 成熟 ” ,能进一步协调多设备的功率控制。

根据联发科披露的数据,它能将数据传输的吞吐量提高 15% 至 25% ,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与此类似的, Wi-Fi 8 还有个 “ 炒冷饭 ” 的升级。那就是最早在 Wi-Fi 5 中引入,能将信号 “ 聚焦 ” 的波束成形技术。

Wi-Fi 8 给它又优化了一下,称为协调波束成形( Co-BF ),吞吐量(性能)提升 20% 至 50% 。

你可以把波束成形技术想象成调节角度的反光罩,用它来控制信号,朝特定的方向聚焦,这样设备在接收信号的时候就可以更精确。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不仅如此, Wi-Fi 8 还计划通过名为 “ 动态子信道操作 ” 的技术。根据设备的需求和能力去分配带宽,相当于早高峰时,让小车走辅路,大车走主路,带宽使用更高效。

而且根据联发科的资料, Wi-Fi 8 还会生成一张能让信号传输速率,划分更精准的调变编码方案( MCS )表,这可以让设备在信号不好的时候,依旧能保持较高的网速。

根据联发科的数据,预计可以将传输速率提高 5% 到 30% 。

不难看出, Wi-Fi 8 的基调基本已经明朗了,不仅信号更稳定,在频段的利用上也更加智能。

就是给参数提升激进的 Wi-Fi 7 打补丁,收拾早期的烂摊子。

而托尼如此期待 Wi-Fi 8 的原因,除了 “ 填坑 ” 属性的特性之外,是看到联发科其实并不是拥有 Wi-Fi 专利最多的机构,排他前面的很多老大哥,像华为高通,还没发力呢。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考虑到下一代 Wi-Fi 最终确立的特性,往往跟商讨阶段相比不会有太多变化,所以剩下的各家介入,应该也只会让标准更完善。

就是苦了咱们普通消费者,只能等价格实惠一些的 Wi-Fi 7 ,或者继续用 Wi-Fi 6 ,到时再一步到位换 Wi-Fi 8 ,属于是延迟满足了。。。

撰文:Levi

编辑:米罗 & 面线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xfastest:TP-Link 將在 11/15 舉辦線上 Wi-Fi 7 產品全球發表會

asus:Wi-Fi 7 介紹

思源网络

一览vaas:Wi-Fi 7来袭,有必要升级你家路由器吗?

搜狐网:Wi-Fi 7做MLO带宽暴增?想得太美了

Huawei Support「什么是WiFi6(802.11ax)?」

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还没普及就凉凉,这代Wi-Fi 7还有救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