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天才少年”创业国产GPU 一众明星资本投了 | 科技云

“天才少年”创业国产GPU 一众明星资本投了

行云完成总额数亿元的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公司创始团队强大,创始人季宇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是“华为天才少年”。

作者 | 陈美

近日,大模型芯片领域跑出一名新秀,北京行云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行云”)连续完成总额数亿元的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多家头部战略方及知名财务机构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GPU领域已跑出多家公司,包括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景嘉微(300474)等。其中,景嘉微(300474)已经上市,市值近450亿元;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则纷纷启动IPO。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加快突破GPU芯片等技术”“建设超大规模智算中心”等。

由此,多方头部机构投资出手行云,亦是对国产GPU的看好。

生态位竞争策略,一众明星资本投了“天才少年”

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参与行云本轮融资的投资机构,阵容颇为强大。既有智谱AI、仁爱集团等产业资本,也有知名早期机构中科创星、奇绩创坛、水木清华校友基金;更有市场化机构嘉御资本、春华资本、同创伟业、峰瑞资本等。

如此多明星资本出手行云,与公司创始人季宇,联合创始人、CTO余洪敏不无关系。《科创板日报》记者从行云创始团队处了解到,公司创始人季宇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是“华为天才少年”,主攻体系结构、AI芯片方向。

在华为,季宇曾是海思昇腾芯片编译器专家,负责多个昇腾编译器项目。作为研究科学家,季宇也展开AI编译器领和处理器微架构域诸多挑战性问题攻关。

另一联合创始人、CTO余洪敏,资历也十分深厚。学历背景上,余洪敏是中科院半导体所博士,先后担任锐迪科(RDA)智能手机芯片AP SOC、百度昆仑芯、海思车载昇腾芯片等多款芯片技术Leader和研发负责人,以及地平线芯片研发总监和征程系列SOC设计开发交付和团队管理负责人。

受益于AI大模型算力需求激增,底层AI芯片成为赢家。目前,英伟达市值已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总市值高达3.44万亿美元。

一位半导体领域投资人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押注AI芯片领域,源于赛道中有英伟达这样的公司,使得该领域充满想象、潜力巨大。

那么,初创企业行云如何在巨头之下,占有一席之地?行云创始团队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公司核心技术为通过自研GPGPU内核,着重于产品生态位的芯片竞争策略,而非替换策略。

“在过去,打败CPU的既不是其他CPU,也不是GPU,而是CPU+GPU体系。今天与英伟达GPU竞争的方式,也不是同质化的GPU或xPU,而是一种新的芯片品类和GPU+新品类构成新体系。”行云创始团队表示。

具体来说,“异构+白盒”是“行云”对计算模式进行革新。即在一般的x86服务器上以pcie拓展形式部署,形成显存密集型产品。这种产品可以与英伟达等公司的算力密集型产品,配合使用或独立使用于对显存需求更高的场景。

行云创始团队表示,通过与大模型prefill和decode分离方式以及各类并行的结合,最终提升大模型推理效率;并且极大降低成本,让普通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高质量大模型的不限量使用。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合伙人丁昳婷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投资行云,除了因为创始团队强大,公司的产品定位也有别于现有AI芯片。即在大模型推理场景下进行极致的系统级架构取舍,有望解决目前显存容量的瓶颈,从而解决存算不匹配的问题。

行云创始团队表示,新一轮融资完成后,将持续完善消费级和超算级产品线的两代产品,尽早向市场推出能够使用高质量大模型的超低成本单卡以及高性能超算级云端产品。

阿里也出手了,互联网大厂纷纷押注国产GPU

产品研发只是第一步,但最终需要走进产业。上述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AI芯片跟其他芯片不一样,除了团队、融资能力以外,来自大厂等的产业扶持必不可少。”

从披露的信息看,智谱AI是行云最明显的产业资本方。作为国内大模型“六小龙”,其是一家B、G端实现全面开花,且能与头部大厂掰手腕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智谱AI中标项目达22个,分布在通信、金融、能源、教科等行业,且以央国企客户为主。

智谱AI投资行云,主要或是为了获得大模型场景的GPU芯片研发能力。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行云的投资方中,还有峰瑞资本的身影。工商信息显示,上海峰瑞睿佳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上海峰瑞睿佳)作为第6大股东,持有行云5.5135%的股权,为5%以上股东。

股权穿透显示,上海峰瑞睿佳LP中,浮现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子公司的身影。其中,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持有5%的股份,蚂蚁集团子公司持有10%的股份。

实际上,目前跑出的摩尔线程、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等3家GPU公司中,背后股东方均有互联网大厂身影。

以最近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的摩尔线程为例,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摩尔线程经历5轮融资,背后站着腾讯投资、字节跳动战投部两大互联网大厂。

无独有偶,成立于2018年的燧原科技,6年时间内完成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70亿元,其中腾讯连续六轮参投,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20.49%。

今年9月,燧原科技还加入了腾讯云产业高效能云智算中心共建计划,与腾讯云共同打造新一代的智算中心AI基础设施。

此外,瀚博半导体则有大厂快手的投资。

对于产业资本的重要性,行云创始团队表示,连续融资不仅为行云的研发带来丰厚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利用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帮助行云集成深入场景,在场景中积累扎实的经验,推动大模型推理场景芯片的技术落地。

上述投资人也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AI芯片中,软件算法的占比和重要性很高,工程落地中涉及到很多算子优化,GPU架构之下需要跟终端客户做深度沟通。因此,大厂和战略产业方的加持,对公司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会给予极大帮助。”

(李明明对文本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天才少年”创业国产GPU 一众明星资本投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