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 科技云

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作者丨山茶,编辑|钱江

9月25日,在Meta年度开发者大会上,扎克伯格带来了一个新玩意儿——Meta Orion,一款新的AR设备。

扎克伯格将其称之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眼镜”,它采用分体式设计:

主设备AR眼镜重98克,配备7个微型摄像头,采用Micro LED显示器;光学部分使用衍射光波导方案;镜片使用更轻、更耐用、折射率更高的碳化硅材料,使视角场超过目前所有AR,达到70度。

主设备之外,Meta Orion还配有一个感知手势交互的手环和一个遥控器大小的计算模块。三部分通过无线连接,组成Meta Orion。

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Meta Orion 图源MGN Meta

仅从配置上看,Meta Orion几乎用上了目前可应用的所有先进技术,轻巧的机身,新型的交互方式,多种可落地的功能都让人看到AR不再是一个“食之无味”的产品。

因此许多人也将Meta Orion的发布,称为AR的iPhone时刻。

事实上,自今年以来AR行业就异常活跃,许多原本默默无闻,或者埋头深耕的企业,都开始崭露头角。

9月25日,雷鸟创新宣布完成B+和B++轮融资,近半年总融资额就超过5亿元人民币。5天后,Rokid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据IT桔子数据,截至9月10日,今年国内AR/VR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1起,总金额预估23亿元人民币,同比有所增长。

此外,从国外到国内,各大AR厂商也都密集发布,或宣告正在研发新的AR产品。

在国内,Rokdi和XREAL分别在4月和5月发布Rokid AR Lite和Deam Pro两款新产品。在国外,Snap在9月发布了第五代Spectacles AR。此外包括微软苹果谷歌三星等巨头在内,都有传出正在加紧研发新AR设备的消息。

显而易见,经过了过去两年的低谷之后,AR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硬件趋势,而Meta Orion则将这种情绪推到了高潮。

Meta找到平衡点

虽然扎克伯格强调说Meta Orion是“十年潜心之作”,但实际上在发布会之前,Meta内部也曾一度没有方向感。

7月底,雅虎财经就在一篇采访多位Meta离职员工的报道中提到:Meta Reality Labs 制定的18个月路线图中,曾一度有24款硬件产品。

消息人士表示,管理层很晚才意识到,推出手表、太阳眼镜、新型控制器,或者新的VR、MR并不现实。员工们也曾因此一度士气低落。[1]

而Meta之所以能够在24款产品中最终选中的Orion,可能跟两个因素有关。

其一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在欧洲市场意外走红的Ray Ban Meta。

这是Meta与Ray-Ban在2019年合作的品牌,其首款产品Ray-Ban Stories于2021年推出,但销量并不理想。但2023年9月,双方在第一代产品上推出的Ray-Ban Meta却出乎意料的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Ray Ban Meta 图源:Meta

仅2023年最后两个月,Ray-Ban Meta的销量就超过30万台。到今年,Ray-Ban Meta在海外的预估销量已经达到200万副,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AI硬件。

借着这个热度,Meta与Essilor Luxottica在Orion发布的前一天完成签约,将合作关系再次延长了十年。

对比Meta之前推出的Quest系列,亦或者苹果的Vision Pro,Ray Ban Meta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两点——简单、便宜。

Ray-Ban Meta起售价不过299美元,和一般太阳眼镜的价格相当。且Ray-Ban Meta无论是外观,还是重量(49克)都与一般太阳眼镜无异。

其差异在于,Ray-Ban Meta搭载了两颗微型摄像头,可以拍摄照片和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同时眼镜还内置AI助理可以与用户进行交流。

即AI和拍照、摄影成为普通墨镜的增值功能。Ray-Ban Meta首先是一款墨镜,其次才是一款AI眼镜。本质上消费者并不是在购买一款AI眼镜,而是在购买一款更时尚的墨镜。

这种现象和Meta、苹果之前构建VR时,想要将所有功能一口气装进其中,彻底颠覆现有产品的思路背道而驰。

如今,扎克伯格也在采访中专门提到,智能眼镜的进化将是渐进的。”[2]

在他的设想中,智能眼镜将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化,无显示屏的Ray-Ban Meta是第一阶段;带小型显示屏的Hypernova是第二阶段,可以提供AI交互和发送短信等简单功能;Meta则是最终形态,用户可以彻底摆脱手机。

除了Ray Ban Meta带来的实现下一代智能设备的路径改变之外,Meta选中Orion的第二个原因,则与AI交互有关。

大模型技术爆发以来,以AI手机、AI PC为代表的AI硬件就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颠覆传统硬件的“下一代智能设备”。

而AI设备的关键在于与AI的交互方式,比如有AI原生设备之称的AI Pin或者Rabbit R1,这两款设备都通过语音进行交互,但由于本身硬件水平有限,目前也都逐渐退出主流市场的关注范围。

9月初苹果在秋季发布会上也曾展示过一种新AI交互方式——Apple Intelligence

苹果将AI整合进iPhone 16中,用户只需要通过相机拍摄想要了解的东西,就可以获取AI的支持。

比如在路边遇到想吃的餐厅,拍一张照片AI就能识别餐厅并推送菜品和营业时间;遇到好看的衣服,拍一张照片AI就能帮你找到同款链接。

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苹果智能展示 图源Apple官方

苹果将这种交互方式称为视频智能,为了更好的调动相机,苹果还为此专门在iPhone 16上增加了一个电容按键。

但这种方式在智能硬件上仍然显得些许笨重,毕竟当你需要AI的时候,你需要先拿出手机,然后打开摄像头,再举起手机进行拍摄。

相比于这个流程,Meta Orion展示的AI交互就要简单,便捷许多。

安装在眼镜外框上的微型摄像头可以捕获第一人称视频,使得人所见即AI所见,减少了掏手机、打开摄像头等流程。再配合Meta Orion的腕带手势控制,几乎可以将整个AI交互的过程变得完全无感。

所以不仅是扎克伯格,国外如苹果的库克,国内如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XREAL公司创始人CEO徐驰等人也都表示,AR将会是AI最好的落地设备。

而这种契合,其实也为Meta找到了一条出路。

2021年,为了表示自己All in 元宇宙的决心,扎克伯格毅然决然地将Facebook改名为Meta.但短短一年之后,元宇宙的风口渐熄,反而AI成为了新的趋势。

这种背景下,Meta也匆忙踩下刹车,通过裁员和组织架构调整,完成了公司战略的一百八十度掉头,从All in 元宇宙转向All in AI。

如今,虽然Meta已手握世界上最好的开源模型,但有一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扎克伯格,即如何将耗费巨资的元宇宙战略与如今的AI故事联系起来,好给资本市场一个妥善的交代。

而Meta Orion的出现刚好完成了这个任务,它像是一个桥梁,将2021年的Meta和2024年Meta连在了一起。

Meta终于找到了元宇宙与AI的交点。

中国AR的处境

但不管怎么说,Meta Orion还仅是一个原型机,无论是其高达一万美元的成本,还是仅有2个小时左右的续航,都在说明它距离真正的商品还有一段距离。

正如扎克伯格所说,Orion没有发布日期,它只是未来的一瞥。

目前Meta Orion只生产了1000副供内部研究使用。但恰恰也是这个距离,可以让国内外其他企业有时间奋起直追。

事实上相对于Meta和Snap这样的前瞻布局,中国的AR企业一直比较务实。这也让中国AR一直在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上遥遥领先。

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AR出货量50万台,其中中国AR市场出货26.1万台,占比52.2%[3]。在中国市场中,XREAL以31.6%的市场占有率占据第一,Rayneo(雷鸟创新)和Rokid分别以23.1%和18.4%位列二三。

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当然,XREAL、Rokid和Rayneo三家在产品定位上也各有侧重。

其中XREAL和Rokid都主打口袋巨幕。通过连接电脑、游戏主机,AR眼镜可以作为一个巨大的扩展屏幕,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在黑神话悟空爆火的那段时间,这两家企业都曾直播用AR眼睛通关游戏。

目前,XREAL最新款AR眼镜为XREAL Air 2 Pro 发布于2023年9月,和Meta Orion一样,采用镁合金衡梁,但外框采用超轻塑料等材料,整体机身重量72g。

在显示方面,XREAL Air 2Pro 采用Micro OLED微型显示屏,背板采用高迁移率单晶硅晶圆,并加入电致变色技术,可以根据使用场景手动调节镜片透光率,保证画面效果。

今年5月,REXAL发布Deam Pro,类似Meta Orion的计算终端,AR眼镜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Deam Pro搭配使用,两者使用有线连接,Deam Pro可以拍摄空间视频,也可以作为与PC、游戏主机串流将AR眼镜作为影视巨幕。

Rokid 的最新产品Rokid Max上市要更早一些,发布于2023年3月。采用索尼Micro OLED屏幕,入眼亮度最高600nit,最高支持 120Hz 刷新率,视场角达到50°。2023年4月,Rokid与OPPO达成合作,Rokid用户可以通过OPPO手机拍摄和观看空间视频。

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国内主流AR产品与Meta Orion的对比,制图:有界UnKnown

但Rokid产品布局要比XREAL更快一点,其在2023年8月发布空间计算主机Station Pro和AR空间操作系统YodaOS-Master,让AR具备手势交互的能力,也将使用场景扩展到办公等场景,逐步开始可以独立使用。

雷鸟创新处在REXAL和Rokid中间,其核心两款设备Rayneo X2 与Air 2S泾渭分明,其中Air 2S主打影视娱乐,有更好的光学设备;X2则主打日常佩戴,可以独立使用,更接近Meta Orion。

产品参数上,X2采用双目衍射光波导+Micro OLED,并配备一颗16MP 的摄像头,支持静态照片、视频和延时摄影等功能。此外X2还拥有语音助手,支持面对面翻译、导航等功能。目前Rayneo Air 2S起售价2399,X2售价4999。

整体上看,国内AR设备主打场景仍然是“口袋巨幕”,作为一块延伸屏幕提供更好的视听体验。但最近两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内厂商也开始向更高级别的AR设备扩展,并进入到从单纯的投屏到独立设备的过渡阶段。

万物方生方死

无论怎么说,AR行业总算是进入了一段好时光。

但恰恰是在这个最接近春天的时候,曾用一则鲸鱼跃出体育馆的广告视频告诉人们什么是AR的先驱Magic Leap却陷入了困境。

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Magic Leap的宣传片 图源网络

7月15日彭博社报道,Magic Leap 裁减了约 75 个职位,包括整个销售和营销部门。早在2020年,Magic Leap就曾因经营困境宣布裁员一半,而如今再次裁员,是因为Magic Leap已放弃面向消费者和企业客户销售产品,转而成为一家向其他 AR 眼镜厂商的光学显示技术提供商。

就像诺基亚出售手机业务一样,Magic Leap开始彻底走向幕后。

这是一个先行者的谢幕,也体现出市场的残酷,倒在黎明之前的人太多,但万物方生方死,老一辈AR厂商倒下,又会有一个又一个新的AR厂商站起来。

我们相信,肯定会有人走到明天。

参考资料:

[1]:《Meta’s reality check: Inside the $45 billion cash burn at Reality Labs》作者:Yasmin Khorram

[2]:澎湃新闻《扎克伯格:面向消费者的OrionAR眼镜将在几年内出,最终可替代手机》记者:王春 贾利略

[3]:《AR/VR Headset Market Forecast to Decline 8.3% in 2023 But Remains on Track to Rebound in 2024, According to IDC》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Meta 给AR指了个方向,中国厂商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