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 科技云

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苹果的可折叠设备又一次延期了。

分析师郭明錤在最新一则推文透露,苹果首款可折叠MacBook已由原定2026年发布推迟到2027年底或2028年发布,这与内部最近的一些新变动有关。郭明錤指出,这款可折叠MacBook从设计到选材均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延期的主要原因。

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图源:X)

自柔性OLED面板开始进入消费市场以来,我们已经见到了不少可折叠电子产品问世,例如折叠屏手机、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等,其中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而苹果在2021年开始便传出探究可折叠设备的可行性,例如折叠屏iPhone,曾出现在多个业内人士的爆料信息中。据了解,目前苹果的所有可折叠产品项目都在延期,这不禁让人猜想,到底是什么让苹果的这些「创新」项目一拖再拖?

苹果折叠屏产品为何不断「跳票」?

折叠屏手机最早在2018年由柔宇推出,随后三星华为前后发布了面向消费市场的产品Galaxy Z Fold、Mate X。最初的折叠屏手机存在厚重、不耐用、软件适配差等问题,在发布初期并未掀起巨大波澜。

但随着大量厂商入局,OPPO、vivo小米荣耀等厂商均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产品愈发成熟,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升。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在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折叠屏手机全球销量实现了257%的同比增长,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

苹果在2021年左右被曝出探索推出可折叠设备的可行性,但最终将目光锁定在iPad和Mac两条更具生产效率需求的产品线上。可折叠MacBook在2023年被确定立项,最初发布时间定在2026年秋季,但最新消息指出,这个发布时间再度被延期。

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图源:Appleinsider)

据郭明錤透露,可折叠MacBook的尺寸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20.25英寸改进至18.8英寸,折叠状态下,它将继续保持在13-14英寸之间,与当前的MacBook相近。小雷认为,苹果之所以将显示面板尺寸调小,与当前的显示技术达不到要求不无关系,同时考虑到便携性和适配性等诸多因素,可折叠MacBook最终并不会做到超20英寸。

此外,早前传闻的可折叠iPad目前已经不在供应链名单上,要么是苹果已经彻底取消了这个项目,要么就是有消息误将可折叠MacBook认错为iPad。

无论如何,折叠屏设备市场目前已经趋于成熟,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的苹果却至今仍未推出任何相关设备,这其实是令人比较费解的。不过,苹果的「保守」也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苹果在iPhone X中引入了全面屏设计,在iPhone 12系列中加入了5G功能,iPhone 15 Pro Max上的潜望长焦,这些技术在推出时均并非市场首发。

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图源:Wistia)

可见,苹果可能更愿意在技术成熟、供应链稳定且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再推出折叠屏产品,以确保其产品在上市后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牌一贯的高期待。而郭明錤也表示,可折叠MacBook在定价上并不会太便宜,可能会与Vision Pro的售价相当,而经历过Vision Pro开售遇冷「毒打」后的苹果,或许要制定更完善的价格策略,才不会重蹈覆辙。

让MacBook可折叠,真的有必要吗?

当前市场上,折叠笔记本电脑逐渐进入消费者视野,如联想推出的ThinkPad X1 Fold和华硕的ZenBook Fold等。这些产品利用折叠屏幕的独特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屏幕空间和便携性,试图在平板电脑与传统笔记本电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联想的ThinkPad X1 Fold,配备了13.3英寸OLED折叠屏幕,展开后可达17.3英寸,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介于平板和笔记本之间的混合体验。华硕的ZenBook 17 Fold OLED拥有17.3英寸的可折叠显示屏,展开后几乎是一个桌面显示器的尺寸。这些产品的售价也不低,通常在2500美元以上,定位高端市场。

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图源:ASUS)

相比之下,MacBook作为传统笔记本电脑的代表,依旧遵循着单一屏幕和固定键盘的设计理念,功能多样但形态固定。

苹果优先为MacBook产品线设计可折叠造型,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首先,折叠设计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形态限制,将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的功能相融合。通过折叠屏幕,用户可以在笔记本模式、平板模式、甚至是混合模式之间自由切换,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考虑到macOS 15已经支持通过屏幕映射的方式支持在MacBook上使用iPhone,这种多设备、多模态互通的操作逻辑必将在未来成为趋势。当然,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可折叠设计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屏幕折痕、铰链耐用性以及软件适配等。

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图源:Apple)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折叠屏笔记本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虽然相比传统笔记本仍然微不足道,但同比增长率接近200%,显示出这一市场的潜力。而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折叠屏笔电市场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每年30%的复合增长率扩展。

可以预见,折叠屏笔电的市场前景无量,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所创造的「伪需求」,而是消费者的使用场景多变,较从前更在意设备能否应付更多使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兼顾性能的同时保持一定的便携。这就是为何当下Arm架构的笔电市场也同样打得火热。

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图源:9to5Mac)

不过,就目前而言,可折叠设计并没有在笔电市场里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一方面是这些产品大多面向专业领域,比如ZenBook Fold(灵耀X Fold),它的多模态方案更适合同时有阅读、创作和文字需求的商务人士;另一方面则是价格,无论是华硕还是联想,它们的可折叠笔电售价都远高于普通轻薄本。

可折叠MacBook同样需要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假如它不能够辐射到广大消费群体,那么可能只会成为第二款Vision Pro,即便有着强大的硬件配置,但却没有太多消费者愿意买单。

可折叠MacBook,或将成为下一个VisionPro

可折叠MacBook延期推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或许在其正式问世之前,苹果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接受程度。

其一,折叠MacBook的高昂成本可能会成为阻碍其普及的主要因素。目前,市场上的折叠笔记本售价通常在2500美元到3500美元之间,远高于普通笔记本的平均价格。如果苹果推出折叠MacBook,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这将使得这一产品定位更加专业化,普通消费者可能难以承受。

其二,折叠屏的复杂性也可能增加学习成本和维护成本。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MacBook操作的用户来说,适应折叠屏的新模式可能需要一定时间。而折叠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成本也可能更高,这些都可能让折叠MacBook的门槛变得更高。

总体而言,可折叠MacBook的推出或许可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但也意味着苹果需要在价格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这款产品能够广受消费者欢迎,而不是像Vision Pro那样,仅成为科技爱好者的「奢侈品」。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折叠MacBook又跳票了,苹果产品折叠为何就这样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