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中国水下通信技术里程碑式突破:成功接收 30 公里外信号,华为技术立功 | 科技云

中国水下通信技术里程碑式突破:成功接收 30 公里外信号,华为技术立功

感谢IT之家网友 oic123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8 月 24 日消息,据《南华早报》23 日报道,中国科学家近期利用华为开发的数据编码方式,在一次水下通信测试中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成功接收到了 30 公里外发送的信号,超过了北约目前公开的最长水下通信距离 28 公里。

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表示,最新的水下数据传输技术经过测试后,取得了显著成果。IT之家获悉,测试区域水深达到 3000 米,科学家在海面以下 1000 米处部署了一个小型水听器,成功接收到 30 公里外的船只发出的信号,数据传输速度达到 4000 比特每秒

这一成绩刷新了公开报道中水下声学通信设备的性能纪录。极低频(ELF)无线电波能够穿透水体,但效率极低,每分钟只能传输几个字符。声波的效率较高,但容易受到海面和海底的折射、洋流及其他环境干扰,导致难以在远距离内传输大量数据。

中国团队使用了极化权重(HPW)编码方法,采用该编码方法的水下声学通信设备不需要进行数据分割,可以将信息调制到单一载波上进行传输和接收,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功耗和复杂性。

在测试中,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童峰教授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在 4000Hz 至 8000Hz 的频率范围内,成功实现了 30 公里的超长距离零误码传输。

HPW 方法源于数论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由华为中国、法国加拿大科学家联合开发。它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传输信息,并消除噪声。HPW 属于极化码的一种,极化码由土耳其科学家 Erdal Arikan 于 2008 年发明,是第一个可以将信息传输效率提升至理论极限的算法。目前,极化码广泛应用于 5G 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中。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IT之家-中国水下通信技术里程碑式突破:成功接收 30 公里外信号,华为技术立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