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 科技云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作者 | Moonshot

编辑 | 靖宇

2014 年,在 iPhone 重新定义手机 7 年后,智能手机已经彻底成为主流。这时候,消费电子大厂们开始寻找「第二曲线」。

那一年,苹果公布了第一代 Apple Watch,小米发行了第一代小米手环

尽管第一代的果表的体验不尽如人意,第一代小米手环更像是一个细长版的电子表。但在 2014 年后,智能手表/环开始进入到消费电子市场和大众视野,也攀到了许许多多消费者的手腕上。

同样是在 2014 年,第一款智能指环 Nod 发布,但这一品类从未在市场上掀起过波澜,十年来一直不温不火,开发智能指环的公司要么被迫关闭业务,要么被大公司收购,市场上仅剩几家小公司还在缓慢地推出新品。

智能戒指界的头号公司 Oura Health Oy,成军 11 年,产品也只迭代了三代。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图片来源|三星

智能指环的赛道从未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直到现在。

7 月 10 日,三星在巴黎举行的 Galaxy Unpacked 活动上推出了 Galaxy Ring,引发了许多数码爱好者和科技媒体的关注。

品类诞生十年,智能指环这次终于要「登堂入指」了吗?在智能手表和手环已经统治了人们腕部的情况下,智能戒指有可能如何破局

Galaxy Ring 的得与失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Galaxy Ring 有三种配色|图片来源:三星

Galaxy Ring 有着金、银、黑三种科技风搭配金属质感的配色,主体材料选择了非常轻薄的五级钛合金,因此整个指环从小到大的重量能控制在 2.3 克到 3 克之间,重不过一枚瓶盖。指环表面采用了弧度凹面设计,搭配钛金属边框,能保证它的耐用性

在功能上,Galaxy Ring 有 10ATM 防水性能,这意味着它理论上可以在 100 米深的水下使用。指环里还塞进了皮肤温度传感器、三星 BioActive 生物传感器、加速度计。Galaxy Ring 电池续航可以在 24 小时全天候使用下维持 7 天,三星还一同发布了配套快速充电盒。

Galaxy Ring 起售价 399.99 欧元,国行版售价 3099 元人民币

比 Apple Watch 9 刚好贵 100 元

敢让三星这么定价的是 Galaxy Ring 最核心的功能卖点:基于 AI 的健康检测

Galaxy Ring 上的三个传感器互相搭配下,可以实现睡眠、健身、心率三大方面的持续监测。三星的 Galaxy AI 技术还会把指环采集到的数据加以分析,给出用户看得懂的身体报告以及个性化建议。

比如在睡眠监测上,Galaxy Ring 会分析用户的睡眠阶段、睡眠模式、夜间运动情况、夜间皮肤温度,以及睡眠过程中的心率和心率变异分析,综合数据后,再由 AI 给出用户睡眠指导。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睡眠健身和心率是 Galaxy Ring 主打的核心功能|图片来源:三星

睡眠监测可以说是 Galaxy Ring 的杀手级应用,毕竟佩戴智能手表的睡眠体验相当不佳,近 50g 在手腕上产生持续的异物感就像穿袜子睡觉,哪怕自己能睡着,一翻身还会硌到同床人,心率监测时还会定期透出绿光,而且戴着监测一晚上,第二天可能就得续航焦虑。

因此 Galaxy Ring 这种轻到无感的形态,以周为单位的续航,最适合的应用场景正是睡眠监测,这是其他可穿戴设备都难以做到的无感体验。但睡眠监测之外,Galaxy Ring 就显得乏善可陈了。

首先是造型,Galaxy Ring 的产品渲染图看着高级、简约、科技感十足,但这是以智能指环的视角去看它,如果用户想把它当作戒指或配饰,凹面设计让它比起传统戒指显得更为突出,整体比较突兀。

而且戒指对尺寸的要求很严格,不像是智能手表通常只分大号小号,靠表带调节就能适应绝大多数人的手腕,Galaxy Ring 给了 5-13 共 9 种尺寸,这就让它的通用性比智能手表/环差了许多,用户购买时就需要想好把它戴到哪根手指上,甚至可能出现买时食指能戴紧,减肥成功后就只能换到拇指戴的窘境。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图片来源|CNET

正如调侃平板「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普通消费者买智能手表/环也多是「买前运动,买后看表」,智能手表/环上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两大功能就是看时间和消息/来电提醒,但这两个功能 Galaxy Ring 都不支持,它没有屏幕也没有按键,也无法直观地输出任何信息。

脱离手机,它就只能做一枚普通的物理戒指,一点也不赛博

就像三星在发布会上演示的,你可以拿三星手机找指环,但不能戴着指环找手机。目前,用户对 Galaxy Ring 能做的主动交互只有捏两下手指去拍照和关闭闹钟。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Galaxy Ring 的手势操作仅限于相机和闹钟|图片来源:三星

在看表和提醒之外,智能手表/环的延伸功能也都围绕着体征监测和运动检测,但 Galaxy Ring 在这方面只能做到测心率,心率过高了会给手机发报警信息(它甚至都不能自己震动报警),运动也只能自动监测走路和跑步,由于没有 GPS,它也无法记录运动轨迹。对比来看,去年发布的售价 249 元的小米手环 8 已经支持 150+ 种运动模式的监测,主流的智能手表也均支持数十类运动监测。

因此哪怕放弃看时间和消息提醒,一位追求自我数据化,或是想买智能可穿戴设备去记录运动数据的消费者,很有可能在买了 Galaxy Ring 之后,还需要再买一款智能手表/环戴在手腕上搭配使用。

而且三星已经明确表示 Galaxy Ring 不会支持 iOS 系统,只能用于 Android 手机,且必须注册三星账户登陆三星健康才能使用,甚至 Galaxy AI、找指环,捏两下拍照的手势操作,都只能在 Galaxy 手机上使用。

在发布会的惊艳之后,理性地审视 Galaxy Ring 的功能,再考虑到它 3099 元起售的价格。很难想象除了数码 Up 主和对睡眠监测有强要求的人群之外,它的受众还有谁。

为什么是「手指」?

各大公司的产品线里都有智能可穿戴设备,毕竟健康和每个人切身相关。苹果 CEO 库克曾直言「身心健康是苹果未来重点关注领域。」近几年苹果的广告和发布会也能看出这一趋势。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苹果公司在健康领域的布局越来越大|图片来源:Bloomberg 官网

苹果并非没有考虑过智能指环,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公示,苹果公司申请过许多智能指环相关的专利,但申请专利不等于一定会有相关产品,像苹果围绕指环的许多交互专利,都已经应用到了 Apple Watch 和 Vision Pro 上

实际上除了三星,智能指环领域鲜有大公司参与制造产品,反而是苹果带起智能手表之风后,其他大公司选择切入手环而非指环的赛道,或直接针对自家的硬件生态圈打造智能手表。

究其原因,智能指环的优势和劣势都太明显了,甚至导致了相互挚肘

指环的小尺寸能带来更无感的体验,但也限制了其内部能够容纳的硬件数量,因此它想要做小做轻,就不得不拿掉显示屏、按键、震动马达……这继而限制了智能指环的功能,呈现和交互方式。

在智能手表/环上,靠触摸和显示屏就能看到大量的信息内容,Apple Watch 上一个小小的表冠就增加了许多交互可能。但 Galaxy Ring 只能做到被动接收信息,做一枚生物信息采集器。

反观苹果对 Apple Watch 的策略是「做大做强」,Apple Watch 表盘从 38 – 42 mm 扩大到 41 – 45 mm,表盘屏幕占比越做越大,传感器越塞越多,甚至在两年前推出了更专业的 Ultra 产品线。

在各家都秉持着把功能「塞爆」的阶段,把产品做小比做大更难。这是所有智能指环面对的形态挑战

何况可穿戴设备不同于其他数码产品,它必须搭载在人体上才有意义。而大众对戒指和手表的认知就不同,戒指更个人,更私密,而手表更倾向于彰显社会地位或实用功能。就像许多人结婚那天才会第一次戴上戒指,但可能他从小就会佩戴个电子表看时间。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比起传统戒指,Galaxy Ring 还是很「数码」且突兀|图片来源:The Verge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智能可穿戴设备也不是数字生活的核心(通常是电脑或手机),Galaxy Ring 拒绝 iOS 平台,大卖点的 AI 功能也仅限 Galaxy 手机使用。

哪怕基于产品做生态的护城河思路,苹果给 Apple Watch 提供的是体验非常好的健身服务 Fitness +,能让手表脱离手机使用的蜂窝数据,可以缓存到 64G 手表上的音乐和播客……Galaxy Ring 显然还不足以让一个非三星用户为三星生态买单。就算消费者真的需要一枚智能指环,市面上其他公司的产品和 Galaxy Ring 相比,功能没有少,适用平台更广,价格还要更便宜。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Galaxy Ring 的数据查看要基于三星账户和三星健康|图片来源:Samsung

Galaxy Ring 以新的产品形态带来了创新,但三千元的售价和薄弱的功能,很可能让它陷入「媒体都在谈论,但市场无人购买」的窘境。

实际上,市场从未倾心过智能指环。

在 Galaxy Ring 发布前,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以全球市场来估算,智能指环在 2024 年出货量预计将达到约 157.9 万台。市场对智能手环的预估是 3387 万台,智能手表则为 1.634 亿台。

站在智能手表/环用户的视角审视智能指环,它显得孱弱又无能,但刨去对大而全功能的追求,智能指环简单、安静、纯粹,免于消费者在大小屏幕之间游走,被不断的信息提醒打扰,它是一个完全被动且弱感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而且市场还是一片蓝海,缺少一个大公司来占据。

或许智能指环的未来不是让用户二选一,而是成为智能手表/环的补充设备

正如当下苹果和三星两家大公司都在着力于健康和 AI 两大领域,更精准和不间断的用户数据正是 AI 的养料。当三星用户戴着 Galaxy Watch 和 Ring,在手机里查看 Galaxy AI 给出的改善计划,听着 Bixby 提供的健康建议时,当苹果用户每天睡觉都选择摘下 Apple Watch 时,那苹果就也可能在未来推出 Apple Ring。

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Thrive Global 的公告非常高调|图片来源:Time

就在三星 Galaxy Ring 发布的前一天,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赫芬顿邮报的联合创始人 Arianna Huffington,在《时代》上发布公告,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健康公司 Thrive Global。这家公司的核心目标,就是为每个人配备一个「AI 健康教练」,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数据,利用 AI 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越来越多类似 Thrive Global 的公司将会出现,而它们可能才是 Apple 最大的竞争对手

但回归现实,Galaxy Ring 很可能经历一次初代 Apple Watch 的遭遇:开辟了一个系列的初代产品,创意十足但口碑不足。也可能它就是智能指环的最后一舞,用销量向市场正式宣布「人们不需要智能指环」,就像把一枚戒指丢进湖里,掀不起太大的水花。

图源:CNET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借“AI东风”,智能戒指可能是下一个Apple Watch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