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PICO,迷途VR? | 科技云

PICO,迷途VR?

PICO,迷途VR?

随着科技的持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涌现出来。除了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之外,VR设备同样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一大细分领域,不少巨头都在VR领域有所布局。

回溯过往可知,VR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16年,VR行业就曾迎来了一波爆发期。只是,受多方因素影响,VR行业最终归于沉寂。不过,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产业玩家的扩容,VR行业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2023年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更是为VR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PICO“遇险”

众所周知,PICO可以说是VR领域的佼佼者。特别是在被字节收购以后,PICO更是开始迅速扩张,团队规模从最初的200人左右上升至高峰期的2000人。据IDC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AR/VR头显出货32.8万台(sales in 口径),PICO在中国VR市场的份额占比达到58.7%,遥遥领先于其他厂商。照理说,身为头部玩家的PICO应该能够扶摇直上,结果却恰恰相反,PICO不仅没能大展拳脚,反而开始收缩阵地,宣布了裁员,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一方面,VR行业遇冷,身处其中的PICO难免会受到影响。事实上,尽管VR并不是新鲜事物,各大VR厂商也在不断培养消费者的认知度,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依旧没被培养出来。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R/VR出货857万台,较2022年下滑了15.6%。整个VR行业萎靡不振,PICO也出现了销量不及预期的情况。受此影响,PICO还曾对2023年全年的销量目标进行了下调。

另一方面,元宇宙概念仍然遥远,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VR设备热度回落。事实上,VR设备之所以会二次爆火,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元宇宙概念的盛行。在2022年,元宇宙概念爆火,VR设备被视为元宇宙的入口,因此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大厂加速布局于此。彼时,为了率先拿下通往元宇宙的“入场券”,字节跳动花费90亿元收购了VR厂商PICO。

如今,两年的时间过去,元宇宙距大众仍然遥远,元宇宙之风逐渐冷却下来,与元宇宙相关的概念也相继熄火。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元宇宙领域的大厂们也纷纷进行调整,开始收缩元宇宙业务线。而PICO作为字节发展元宇宙业务的一大重要抓手,随着元宇宙潮水的退去,自然也受到了影响,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

上不去的销量

事实上,不仅仅PICO,整个VR行业都身处寒意之中,即便到现在,VR行业也没能摆脱销量下滑的困局。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布的《AR/VR头显市场季度追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AR/VR头显出货10.7万台(sales-in口径),同比2023年下降37.8%。其中VR(虚拟现实)出货2.2万台,同比下滑72.6%。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VR设备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呢?

其一,VR设备售价偏高,消费者对其持观望态度。尽管VR行业已经发展多年,但由于消费者对于其了解并不多,因此,于消费者而言,VR仍然属于新鲜事物。与此同时,受技术投入、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VR产品的售价相对较高。去年,苹果所发布的Vision Pro的售价高达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较高的价格使得部分消费者对此望而却步,VR产品的销量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其二,VR产品的用户体验仍待优化,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难以被激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VR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日益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VR设备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佩戴不舒服、交互不自然、分辨率以及游戏画质不佳、眩晕感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不少有意愿购买的潜在消费者也会被“劝退”。

其三,隐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事实上,VR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收集大量传感器数据,其中不乏环境数据和生物数据,而这些数据都与用户的个人信息,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发生数据泄露数据,后果不堪设想。而消费者对于VR设备隐私与安全问题的担忧,也影响了消费者购买VR设备产品的态度。

难过的内容关

除了硬件方面的限制之外,内容也是制约VR行业发展、影响VR设备成为主流应用产品的一大重要因素。

事实上,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PICO在内容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并不算小。具体来看,PICO不仅专门设置了Pico Studio部门,发力海外优质6DoF游戏引进,还加大了投入制作并引进了大批视频内容,让用户在VR影院就可以观赏好莱坞大片、明星VR演唱会等优质资源。不仅如此,字节跳动也调兵遣将,将其他岗位的精兵强将调往PICO部门,以补足影片、游戏、社交等VR内容方面的短板。然而即便如此,消费者仍然认为PICO内容不足。在PICO囿于“内容关”背后,也是整个VR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一来,VR内容的开发者数量少,内容生态难以建立。事实上,当前国内的VR开发者数量仍然偏少,这也使得国内VR内容数量相对较少,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依靠海外引进。比如,在2022上半年,国内头部VR内容平台Pico Store仅上线了42款新作,并且大部分VR内容来自海外引入,国内作品仅占7款,占比仅为16.67%。由于内容开发者数量少,内容生态的建设也变得缓慢。

二来,VR内容开发成本高,VR企业面临的压力大。为了扩大VR设备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影响力,促使其尽快破圈,VR厂商纷纷采取了降价售卖的策略,PICO更是在此前推出了“180天打卡返半价”的购机活动。只是,售价越低,利润也就越低,以PICO为代表的VR厂商可以说是在“赔本赚吆喝”。另一边,VR厂商还需要加紧完善内容生态,以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但由于硬件成本高、‌内容制作成本高,使得VR内容开发成本同样不菲。对于仍在“亏本”的VR设备厂商来说,VR内容的开发也是不小的压力。

写在最后

就目前情况来看,VR行业好似遇到了迷雾,无论是销量的下滑,还是大厂的撤退,都在无形中印证了这一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科技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待到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桎梏VR行业发展的问题都将被一一攻克。

虽然困难重重,VR厂商都在迎难而上,并围绕着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以及内容的完善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VR设备的实用性、用户体验感都将更进一步,届时,消费者将再度被VR设备所吸引。可以预见的是,笼罩在VR行业的迷雾也终有散去的一天。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PICO,迷途V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