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5G我还没用明白呢 5.5G就来了 | 科技云

5G我还没用明白呢 5.5G就来了

上个月有一条大新闻,说是移动要在杭州首发 5.5G 商用部署了。

 结果办公室的实习生听完就开始吐槽,说自己还用着 4G 套餐蹭着 5G 网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用上 5.5G ,更不知道多出这 0.5G 能有啥用,好像 5.5G 和他没关系一样。

说实话,我也挺好奇的,毕竟 5G 已经够强了,再多出来的半个 G 的提升,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用上。

所以为了解答这个疑惑,托尼也是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通。

G我还没用明白呢

5.5G 的大名叫做 5G-Advanced ,简称 5G-A ,也就是 5G 增强版的意思。

G我还没用明白呢

之所以都叫它 5.5G ,单纯是这样更直观,一听就知道是 5G 和 6G 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这之前还有过 2.5G 、 3.5G ,甚至还有 3.75G ,一个个都有零有整。

 虽然名字没啥创意,但给它命名的组织 3GPP ,来头是真的不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他们一路从 3G 研究到 5G ,差不多每隔两年就更新一次技术版本。

2017 年, 3GPP 就定义了 5G 发展的几个阶段,到今年刚好是 5G 到 6G 发展的中点,自然就叫 5.5G 了。

G我还没用明白呢

和 5G 相比, 5.5G 最明显的提升就是网速。

它能够达到下行万兆( 10Gbps )和上行千兆( 1Gbps ),相比 5G 网络 1Gps 的下行速率, 5.5G 快了 10 倍。也就是说,用 5.5G 下原神,不到半分钟就能玩上。在户外看高清直播,那不卡都是基操了。

除了网速快, 5.5G 的延迟还更低。5G 延迟普遍在 5 ~ 10 毫秒,而 5.5G 预计将延迟拉低至 1 毫秒以内。这就为 XR 设备走出家门提供了条件。

 这类设备不仅需要高速传输 4K 60 帧以上的 XR 视频,还需要具备实时交互的能力。5.5G 的两大特点刚好和它匹配。

不过戴着 XR 设备出门进入 “ 元宇宙 ” ,现在看来还有点扯淡,听着倒像是为了 5.5G 这碟醋,包出来的饺子。

还有一盘饺子,还有一大应用,是无源物联网

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外部电源的物联网设备。它能采集环境中的射频能量、光能或者热能等等来维持自身运作。虽然 5.5G 的射频能量和 5G 差不多,但是设备功耗低了 30% 左右,并且 5.5G 预计的覆盖面积会更大,可负载设备也更多,这些都为无源物联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G我还没用明白呢

虽然听起来有点像饼,但是早在去年,杭州亚运村的物流车辆就用上了无源物联网。能实时追踪车辆位置,方便调度,还能 24 小时监控锂电池的温度,省去了人工巡检的成本。

G我还没用明白呢

对于制造业而言,这饼还是挺香的,毕竟一个无源物联网传感器,最便宜的只要 3 块多,还免去了后期维护的成本。用在冷链运输,可以实时检测货物的温度和位置;用在车间,可以实时调度材料;用在农场还能实时监测动物的体温等健康特征。

 而对于我们来说,未来应该会出现更多低成本、免维护的智能家居产品。。。吧?

反正这饼托尼先吃为敬,也不知道几年能咬到馅。

说回这 5.5G ,它是靠啥超越 5G 的呢?托尼对比了一下 3GPP 历代版本的更新,发现了好多新技术的名字。

G我还没用明白呢

G我还没用明白呢

要是每个都说,这期估计就变 5.5G 白皮书了。咱们就挑两个重要的仔细说说。

它们分别是是超大规模 MIMO 和载波聚合。托尼给大家打几个比方,争取全都讲清楚。

超大规模 MIMO ,咱们得拆成两半解释。MIMO 的意思是 “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 。咱们可以理解为卸货和进货同时进行,这个技术在 4G 时代就开始应用了。

 如果把手机和基站比做快递车和快递驿站,那传输的信号就相当于包裹,天线就相当于快递员。

5G 时代用的是大规模 MIMO ,相当于一个大型快递站,虽然规模和快递员数量都比 4G 时代要好,但一到快递高峰期,快递车就卡住了,快递交接也变慢了。

而 5.5G 的超大规模 MIMO ,相当于快递站老板把隔壁超市也改造成了快递站,店员照样又多又勤快,效率再次翻番,快递高峰期也能高速完成快递传输,快递车也不会卡死不动了。

G我还没用明白呢

至于载波聚合就更好理解了。咱们平时上网 “ 查资料 ” ,背后都是 “ 载波 ” 在传输数据信号,就像传送带运输包裹一样。

 传送带的宽度有限,一次只能运输一定数量的包裹。而载波聚合,就相当于把好几条传送带并在了一起,传送带更宽了,运输包裹的效率也就更快了。

这个技术不算新鲜,刚开始推行 4G 的时候运营商就用过这招。当时的峰值下行速率只有 300Mbps 、单用户可用带宽只有 20MHz ,跟国际电联对于 4G 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直到运营商把五条载波聚合在一起,才让 4G 达到静止时下行速率 1Gbps 、单用户可用带宽 100MHz 的国际标准。

G我还没用明白呢

G我还没用明白呢

这样一个既能提升网速,又能高效利用频谱资源的神器, 5G 乃至现在的 5.5G 自然都继承了下来。

不过 5.5G 聚合的 “ 传送带 ” 更快、更宽,因此不用 5 条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 5.5G 组合传送带的方式更加灵活,还会用到 5G 没有的 “ 高速传送带 ” ,相当于运输环节全线升级,网速自然就更快了。

 掰扯到这儿,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了吧?

5.5G 网速是真快,技术升级也是真厉害,但我的内心也是真的没啥波澜。毕竟托尼每天也就是宅在家里打打游戏、刷刷视频。出门下载大型文件,或者去高铁站下载电影这样的使用场景几乎和我没啥关系。

肯定不能说它没用,但起码目前,托尼觉得 5.5G 还只是手机的一个 “ 添头 ” 。本着 “ 有比没有强的 ” 原则,如果你最近想换手机,可以看看它们有没有采用高通 X75 或者联发科 M80 的基带,理论上这样的手机以后都能支持 5.5G ,最近好几家旗舰机也都官宣过一波 OTA 。

但要是你的手机还能再坚持一下,就不妨和托尼一起等等~起码等咱们过年回老家逛集市都能连上 5.5G 的时候,再换也来得及。

撰文:醋酸   

编辑:面线

美编:阳光

来源:

华为 – 什么是MIMO?

知乎 –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114 – 5G-A无源物联赋能亚运新物流,为数智亚运注入科技新动能

MDPI – Emerging MIMO Technologies for 6G Networks

Nokia 、GSMA 、3GPP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快科技-5G我还没用明白呢 5.5G就来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