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 科技云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Apple Intelligence无疑是WWDC24上最耀眼的那一个,它的出现,即便是往日风光无限的iOS,也只能甘拜下风。

作为苹果首款个人智能化系统,自然是要压轴登场。虽然苹果并未用“One More Thing”这样经典的话语转场,但是仍旧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想要看看苹果为用户带来怎样的AI功能和体验。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比较遗憾的是,Apple Intelligence首个版本只支持英文,且最早推送时间也要到今年下半年。至于其他地区,则需要等到明年。

如果说Apple Intelligence在WWDC24上的人气可以排第一,那么iPhone mirroring的人气绝对可以排第二。

原本以为只要更新了iOS 18 Beat 1和MacOS Sequoia Beat 1就可以体验到iPhone Mirroring,结果也要等后续版本推送更新。

与Apple Intelligence不同的是,iPhone Mirroring今年晚些时间我们就能体验到,而且支持中文,没有地区限制。

尽管我们无法提前体验到iPhone Mirroring,但是苹果却在发布会上做了详细的演示,可以让大家提前了解到iPhone Mirroring都具备哪些功能?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果式「多屏协同」

首先,iPhone Mirroring可以直接把手机上的屏幕以小窗的形式镜像到Mac,同时用户能够在电脑端操控iPhone上的所有应用。开启该模式后,即使iPhone处于熄屏状态,用户也依旧可以在Mac上操作手机上的任何应用。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大家不妨试想一下,有了iPhone Mirroring这项功能后,我们就可以开启摸鱼模式。平时上班太辛苦,偶尔摸鱼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才能让接下来的工作事半功倍。趁着领导不在,赶紧使用iPhone Mirroring玩上一把回合制游戏,比如《崩坏:星穹铁道》《命运冠位指定》等。这时,或许会有小伙伴发起灵魂拷问,不是自从苹果推出M系列芯片后,Mac就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APP进行侧载了吗?即使是老款Mac,不是也可以安装Windows虚拟机,通过使用iOS模拟器来运行手机应用吗?

确实,这些方法都可以实现在Mac上运行iPhone应用,但是有些iOS应用并未上架Mac端的App Store,再加上苹果官方禁止侧载应用,因为可能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以及未经适配Mac的iPhone应用体验并不好。最无语的地方在于每次APP更新,就需要去第三方砸壳应用网站付费购买最新版的ipa文件。而Windows虚拟机和iOS模拟器,这个方法不仅折腾,而且还需要用户花费额外的成本。作为对比,iPhone Mirroring反倒是省事得多。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我们便可以开启高效办公模式。比如短视频创作者,需要把Mac上剪辑好的视频上传到抖音快手等平台。以往我们需要把视频隔空投送到iPhone或使用微信、QQ等第三方APP的文件传输功能,等待视频接收成功后,还需要保存在手机再打开对应的APP进行上传发布。整个流程下来,既繁琐,又费时。

现在,我们只需在Mac端开启iPhone Mirroring,并打开上传视频的APP,然后直接将剪辑好的视频无缝拖拽到iPhone,最后点击发布即可。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iPhone Mirroring极大程度缩减了视频上传发布的时间,同时简化了整个流程。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其次,iPhone上的通知会同步到Mac。哪怕iPhone不在手边,Mac也能实时接收iPhone上的通知,并且会以弹窗的形式出现在Mac屏幕的右上角,以免用户漏看任何一条通知。举个例子,小明的iPhone放在客厅充电,小明则在卧室里使用Mac看视频,因为小明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段使用手机上的健身APP进行锻炼,所以时间一到,这款健身APP就会发送一条通知提醒小明到锻炼的时间了。当小明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Mac收到了这款健身APP的通知,此时,小明才意识到要开始锻炼了。

当用户点击某条通知时,会立刻跳转到对应的iPhone APP,方便用户查看或使用。这个操作逻辑与iPhone一致,用户点击通知就能直达对应的APP界面,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步骤。如果通知无法交互,只能查看粗略的消息,用户想要查看详情,还要找到先找到那款APP,然后再打开,最后再找到通知的页面详情,整个过程多少有些麻烦。现在,用户只需点击通知,即可跳转到对应的APP界面,方便了许多。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最后,iPhone Mirroring可以整合Mac的功能和大屏优势,帮助用户完成iPhone上的任何事情。简单点来讲,就是可以把Mac上的文件无缝拖拽到iPhone。

这个数据互通的好处在于用户不需要使用隔空投送,也不需要借助第三方APP,就可以直接在Mac与iPhone之间互传文件,不仅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步骤。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学习友商or与众不同?

对于果粉来说,iPhone Mirroring是一个很新奇的功能,他们很期待能早点体验到。而安卓用户早已用上了类似的功能,像小米的妙享桌面、华为的多屏协同、OPPO的跨屏互联、vivo的办公套件、三星的Samsung DeX等,就连微软也推出了Windows原生的手机连接功能(支持OPPO/三星/荣耀)。

那么问题来了,苹果的iPhone Mirroring到底是与众不同还是如出一辙?

单从功能上来看,对比友商,苹果这个果式「多屏协同」并无不同。但是,如果从兼容性的角度来看,苹果做得确实不如友商。

以vivo的办公套件为例,众所周知,vivo并没有电脑产品线,但是这并不耽误vivo扩充自家生态。vivo的办公三件套兼容Windows和Mac,而且这个应用里集成了很多功能,包括手机投屏、原子笔记、跨屏互联等。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其中,手机投屏实现的效果与iPhone Mirroring类似,它们都可以把手机屏幕镜像到电脑端,以及直接在电脑上操作手机上的应用。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再比如华为的多屏协同,尽管这项功能只能在华为手机/笔记本/平板之间使用,但是其功能性却比苹果的iPhone Mirroring做得更好。华为手机不只是可以将屏幕镜像到电脑,还可以把手机屏幕镜像到平板,实现了三端设备的数据互通。

在此基础上,华为还推出了超级中转站功能,用户只需将文件拖拽到超级中转站,这个文件就会同时出现在华为平板和华为笔记本上。

而苹果的iPhone Mirroring只能将手机屏幕镜像到Mac,iPhone与iPad之间却无法镜像。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把iPad上的文件传输到手机或Mac,要么隔空投送、要么将文件拖拽到iCloud,又或者使用第三方应用进行传输。

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iPhone和Mac才是「一家人」,iPad是路边捡来的一样,使得iPhone Mirroring在体验上显得有些割裂。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或许苹果觉得iPad上有随航功能,iPad更多地是充当Mac的拓展屏,不需要与手机和电脑之间建立数据互通的关系。

过于分散的连续互通功能

其实苹果在iPhone、iPad和Mac上做了很多连续互通的功能,只是过于分散,不像安卓厂商将这些功能汇总在一个应用中,这就导致用户感知非常小,误以为苹果没有类似的功能。

比如苹果的接力功能,在佩戴AirPods的情况下,如果用户不想继续观看手机的视频,想要使用电脑听歌,这时耳机会自动播放电脑端的音乐,整个体验十分无感。

与苹果接力类似的是华为的超级终端,但是超级终端,需要用户手动将设备连在一起后,才能实现不同设备间无缝流转音频的功能。

再比如苹果的共享粘贴板功能,只要iPad/iPhone/Mac登录了同一个Apple ID,无需开启任何应用,在任意设备上复制一段文字,便可以将这段文字同步粘贴到其他设备上。

又或者苹果的来电提醒功能,在同一Apple ID下,只要有电话打来,不管是iPad还是Mac,甚至是Apple Watch,它们会同时进行来电提醒,哪怕iPhone不在手边,也能在不同设备间接听或挂断电话。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即使是Safari,苹果也做了相应的互通功能,在相同的账号下,只要iPhone使用Safari开启了网页,Mac和iPad的屏幕右下角就会出现一个Safari的图标,点击这个图标,就可以在不同设备上查看与iPhone相同的网页内容。

我们都知道,iPad和Apple Watch分为蜂窝版和Wi-Fi版,而Mac只有Wi-Fi版,如果是在户外没有Wi-Fi的场景下,想要Mac联网,就只能使用iPhone的热点。传统的热点,需要用户找到对应的名称,再输入密码后才算连接成功。

而苹果的热点,只要是绑定了同一Apple ID,哪怕iPhone并未开启热点功能,在户外时,Mac的Wi-Fi搜索第一栏也会优先显示iPhone热点,无需输入密码,点击即可连接成功。

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正因为苹果的连续功能做得过于分散,体验上做到了足够的无感,以至于用户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功能,再加上凑齐苹果全家桶的门槛过高,这就导致绝大多数用户体验不到完整的苹果生态,甚至部分用户都不知道苹果有这些跨设备连续互通的功能。

没有抄袭只有相互学习

近年来,安卓和苹果相互学习的行为是越来越多了,iPhone Mirroring就是晚了友商好几年后才推出的类似功能,而安卓也在苹果身上学到了很多精髓。这也应证了“好的功能和好的设计,就应该被当作公用模版”这句话。

对于苹果而言,iPhone Mirroring进一步完善了苹果生态的连续互通功能。正因为安卓厂商提供了很好的「点子」,而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所以苹果学习友商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这在商业竞争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当然,这或许也暴露了苹果近年来创新不足的问题,现在的苹果不再是行业的领头羊,而是作为友商的跟随者。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华米OV直呼内行?苹果版“多屏协同”来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