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5G 商用五周年,我们该如何评价它? | 科技云

5G 商用五周年,我们该如何评价它?

今年的 6 月 6 日,对中国通信行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五年前,也就是 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 5G 商用牌照,标志着国内 5G 开始正式商用。

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在北京中关村创新中心联合举办了“2024 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回顾和总结我国 5G 产业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探索未来的发展之路。

G

小枣君有幸来到论坛现场,聆听了专家们的发言,深受启发。作为一个行业自媒体,小枣君这些年一直都在密切关注 5G 的动态。今天这篇文章,我想站在技术、网络和应用的角度,说说我对 5G 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与大家进行交流碰撞。

█ 5G 的发展现状

中国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商用 5G 的国家,但是,中国的 5G 建设成就,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甚至可以称得上“一骑绝尘”。

我们不妨先通过一些数据,看看中国 5G 到底有多牛。

先看基础设施。

中国在 5G 基础设施建设上,秉承了一贯的基建狂魔本色。在过去五年,我们埋头苦干,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5G 网络。截止 2024 年 4 月,我国已建成 5G 基站 374.8 万个,在全球 5G 基站部署量占比超过 2/3。

在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国内 5G 还延伸到行政村级别,实现了行政村的基本覆盖。面向乡农场景,运营商们积极推动乡农低频 5G 基站建设,农村地区网络覆盖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助力了共同富裕。

G

农村 5G 基站

我们的 5G 网络建设,还有一个突出创新,那就是共建共享。

五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深化共建共享,累计建成 5G 基站 190 万个;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携手,建成了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网速最快的 5G SA(独立组网)共建共享网络,累计开通 5G 共享基站超过 121 万。

如此规模庞大的共建共享行动,为全球运营商树立了合作典范,意义非同一般。

再来看看 5G 的应用情况。

基于强大的 5G 网络,国内的 5G 用户数也再创新高。截止 2024 年 4 月,国内的 5G 移动电话用户达 8.89 亿户,在全球 5G 用户数占比超 52%。国内的 5G 套餐用户总数就更高了,达到了惊人的 13.96 亿户。

ToB 方面,成果同样显著。

2021 年 7 月,工信部联合 9 部门印发《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大力推动 5G 的行业落地。

截止 2024 年,随着扬帆行动落下帷幕,5G 应用已融入 97 个国民经济大类重点 71 个,5G 商业化项目超 9.4 万个,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超 37%,5G 物联网终端连接数从 30w + 提升至 3000w+。

《行动计划》提出的全部目标任务,都已圆满完成。海量的 5G 优秀应用项目,涌现在工业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电力、教育医疗等领域,为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参考,也刺激了行业发展活力。

G

5G 行业应用

国内的 5G 网络,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为整个社会打牢数字底座基础。

5G 属于通信技术,也是联接力技术。它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既可以为手机用户提供强大的移动互联网接入能力,也可以满足行业的复杂场景需求,实现万物互联。

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字化,背后的核心推动力,是以芯片云计算为代表的算力,以及以 5G、光通信为代表的联接力。联接力帮助数字实现流动,为挖掘数据价值创造条件。

把 5G 建设好,不仅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用户的数字生活体验,也有利于企业和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在国家层面,它具有战略意义。5G 属于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发展数字经济,也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G

目前,社会上对 5G 仍然存在一些质疑,认为 5G 缺乏爆款应用,有点“技术过剩”。

小枣君个人认为,建设和发展 5G,目光要放得更长远。适当超前建设,是孵化应用和探索创新的一个必要阶段。没有真实的 5G 网络,就没有进行孵化 5G 应用的土壤。

5G 的商业发展,是可持续、可增长、正向的。如前面所说,在各个行业领域,我们基于 5G 进行了大量的试点,建设了很多的样板项目。这些样板项目,带来了效率提升,缩减了成本,给企业创造了真金白银的商业回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速拥抱 5G。

从零到一的阶段,我们基本上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降低 5G 的使用门槛,帮助更多的企业,搭上新质发展的快车。

G

当然了,对于 5G,我们也是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于 5G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 5G 的覆盖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我们 5G 建设一共持续了五年,建站数量虽然多,但深度覆盖以及网络优化并不是特别理想。也有很多用户反馈,在地铁、隧道等场景,5G 信号并不理想,网络体验不佳。

去年年底,信通院启动了百城测评等全国性的信号质量活动。活动虽然提供了一些优秀的样本,但也暴露出部分城市在网络覆盖上的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年初,工信部启动了“信号升格”专项行动。

G

小枣君最近半年在全国各地多个地市参加了现场探访调研,看到了各地市在信号升格行动上所采取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 5G 的信号覆盖,一定会越来越好。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5G 在性能指标上,可能还是无法满足部分苛刻场景的要求。例如速率和时延,5G 虽然很强,但还不够强。

第三点,不能算是问题,而是挑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一些新的应用场景,需要 5G 具备除了传统通信连接能力之外,能够衍生出新的能力,例如感知能力。

5G 需要迎合这个外部需求的变化,给自己增加相应的能力。

第四点,来自 5G 网络本身。

技术的不断演进,增加了复杂度。作为运营商,需要一个更容易驾驭的网络,一个能效更高、自智能力更高的网络。网络本身,在架构、安全、可维护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面对以上四点,5G 需要加速演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予以应对。这个阶段,就是 5G-A 阶段。

█ 5G-A,到底有多强?

小枣君在以往的文章中,曾经多次介绍过 5G-A。

5G-A,是 5G-Advanced 的简称,也经常被人们叫做 5.5G。它是 5G 的半代演进,是 5G 的最新阶段,是 5G 和 6G 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在行业里,通常把 3GPP R15-R17 版本视为 5G 标准的第一阶段,而 R18-R20 版本视为 5G 标准的第二阶段。很快,3GPP R18 版本就要正式冻结。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正式进入 5G-A 阶段。今年,也被一致认为是 5G-A 的商用元年。

G

5G 和 5G-A 的演进

5G-A 作为 5G 的接班人,在刚才提到的 5G 主要问题和挑战上,都进行了考量和改进。

首先,在网络性能指标上,5G-A 有了全面提升。

与 5G 相比,5G-A 进一步实现了 10 倍的网络性能提升:峰值速率真正实现了“万兆下行(10Gbps),千兆上行(1Gbps)”。时延、定位、高可靠性能力,也实现了 10 倍提升。例如网络时延,从 10 毫秒进一步缩减到 1 毫秒。

如此强劲的网络性能,对于 VR / AR、云游戏等沉浸式体验和交互应用来说,能够提供很好的网络连接保障。对于行业应用场景来说,也意义重大,可以更好地支撑园区和生产线智能质检、智能制造、AGV 物流等场景。即便终端数量庞大,也能轻松应对。

其次,在网络能力维度上,5G-A 也进行了扩展。

最具代表的,就是现在大家热议的通感一体。

5G-A 的通感一体是一个重大创新。它让基站在传统通信能力的基础上,叠加了雷达感知能力,可以实现针对无人机汽车、轮船等物体的目标识别、入侵检测、轨迹跟踪等多种感知功能。

这对现在非常热门的低空经济发展有重要价值。

G

5G-A 通感一体

5G-A 的无源物联(P-IoT),也是网络能力的一种扩展。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基站版的 NFC。在仓储、卖场等场景下,基于无源物联,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对哑资源的管理,提升物料查找和盘点效率。

5G-A 自身的演进,也令人瞩目。

从能效的角度来看,5G-A 每 Tera Byte 数据传输排放的 CO2 量可减少 10 倍。也就是,5G-A 的能效,是 5G 的 10 倍。

从网络智能化的角度来看,5G-A 具有更强的内生智能。5G-A 的 ADN 自动驾驶网络从 L3 提升到 L4 级别,网络运维效率提升 10 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5G-A 并不仅仅是给 5G 打了一个小补丁,而是针对 5G 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作为 5G 向 6G 发展的关键阶段,5G-A 进一步扩展了 5G 的能力边界,并探索了未来 6G 潜在的发展方向。

G

5G-A 的场景扩展

业界对 5G-A 是充满期待的。各大运营商对于 5G-A,也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不久前,中国移动在杭州首发 5G-A 商用部署,公布首批 100 个 5G-A 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并宣布计划于年内扩展至全国超 300 个城市,建成最大规模的 5G-A 商用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在全面推进 5G-A 的商用落地。

在海外,已有超过 10 家运营商启动了 5G-A 商用计划,超过 30 家运营商开展了相关技术验证。stc 集团、阿联酋 du、阿曼电信、沙特 Zain、科威特 Zain 等运营商,都发布了 5G-A 商用试点网络。

在今天的“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北京、天津、长春等 30 多个国内城市,共同举行了“携手开启 5G-A 新时代”的启动仪式。

G

启动仪式现场

5G-A,既可以满足日益涌现的高清直播、VR / AR、裸眼 3D、云游戏、全息通信等极致体验需求,也可以满足工业制造、医疗教育、金融证券等垂直领域严格的网络应用场景需求。

它的普及速度,会比想象中更快。

█ 结语

从 1G 到 5G,我们经历了移动通信的漫长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从“空白”到“跟随”,再到“突破”、“并跑”,最终实现“引领”的过程。

如今,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中国的通信产业,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上,都位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通信企业在发展中不断锤炼和积累,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和能力基础,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在技术研发上的创新,在产业布局上的耕耘,都会在今后的全球数字化竞争中转化为优势,为数字中国的建设夯实基础。

随着我们在算力上的不断追赶,结合联接力上的优势,最终会让我们在数字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鲜枣课堂 (ID:xzclasscom),作者:小枣君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IT之家-5G 商用五周年,我们该如何评价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