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2024,AI手机“元年”? | 科技云

2024,AI手机“元年”?

作者 | 铁观音

2024年,小米荣耀vivo一加努比亚等品牌的AI手机新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此,这一年也被业界广泛视为AI手机的“元年”

试想,当你轻触屏幕,你的手机不仅响应你的指令,更预测你的需求——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AI手机所带来的现实变革。在不远的未来,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而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

AI浪潮下,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回归现实层面,眼下这一新旧模式的过渡阶段,各路手机厂商们的创新,有何迭代与差异?哪家更有潜力抢占先机?

01

本质是OS变革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的是,为什么是AI手机?

从应用承载终端来说,PC和手机是最适合AI结合的两大载体——PC通常配备更强大的处理器和图形卡,能够处理复杂的AI算法和大型数据集,并且续航更加持久,适合进行多线程的AI处理;而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更容易接受和习惯使用AI应用,是AI融入用户生活场景的重要媒介。

现实层面,AI手机还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概念。目前来说,AI手机通常指集成了AI技术,能够执行高级数据处理、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的智能手机

当然,在技术动因之外,促使AI手机加速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智能手机卖点趋于匮乏,无论技术还是营销层面,手机厂商们都亟需找到新的突破点。

去年8月,华为宣布HarmonyOS 4系统全面接入盘古大模型,成为全球首个嵌入AI大模型能力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随后,小米训练出轻量级语言大模型,参数规模为13亿和60亿两种。同年年11月,vivoX100系列也首次搭载vivo蓝心大模型。

2024年一开年,OPPO Find X7系列与荣耀Magic 6系列相继发布,均搭载70亿参数端侧平台级AI大模型。3年8月,华为宣布HarmonyOS 4系统全面接入盘古大模型,成为全球首个嵌入AI大模型能力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首批支持机型为Mate 60系列。之后,小米官宣训练出轻量级语言大模型,参数规模为13亿和60亿两种。2023年11月,vivoX100系列也首次搭载vivo蓝心大模型。

2024年,OPPO 小米 华为与荣耀新机系列相继发布,均搭载数十亿参数端侧平台级AI大模型。

2024年的AI手机市场称得上百花齐放,荣耀的Magic系列、vivo的X100列等,都在AI技术的应用上展示了各自的特色。从高端旗舰到中端机型,AI功能已然成为手机新品发布的亮点。

一个业内普遍的共识是,AI手机的抢滩之战背后,实际上是一次全新的OS变革。

众所周知,操作系统(OS)是AI手机的灵魂。它不仅管理着手机的硬件资源,还为AI应用提供了运行平台。因此,随着AI技术的融入,操作系统本身也在经历着一场大洗牌。

2023年8月,华为推出HarmonyOS NEXT开发者预览版,表示从系统底层开始就是全线自研;

2023年10月,小米发布自研手机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HyperOS);

2023年,11月,vivo发布自研蓝河操作系统“BlueOS”,OPPO公布自研的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最新成果;

2024年1月,荣耀发布自研操作系统“MagicOS 8.0”。

……

AI的加入,能够使OS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不过,目前现有的手机操作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AI深入程度远远不够。

国泰君安的计算机团队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操作系统的竞争格局一旦形成,后来者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有新的操作系统能够把握住“万物互联”的机遇,降低软硬件结合的门槛,那么就有可能培育出一系列基于边缘硬件的爆款创新应用,从而把握住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行业生态话语权。

后续,新的AI专用操作系统或将成为突破关键。

02

迭代与差异

Ai手机背后,是一片尚未被过多开垦的蓝海。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数据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手机(AI手机)出货量将在2023至2027年间迅速增长,预计2024年出货量占比为11%,到2027年将达到5.5亿部,占比4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机构预计到2027年,生成式AI智能手机的市场保有量将突破10亿部。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各大厂商们纷涌而入。随着IoT和AI的融合发展,AI手机有望成为撬动万物互联生态的重要杠杆。

近两年,先行布局AI手机的品牌已有选手实现渗透率方面的进步。以三星为例,其首款支持生成式AI的智能手机S24系列,相较于此前S23系列上市前三周出货率来看,同比增速达8%。据媒体报道,在韩国市场,GalaxyS24系列已成为最快达到100万台销量的GalaxyS系列。

消费者能否买单,主要取决于AI手机是否能真正带来便利。实用层面来看,AI手机通过智能助手、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服务。

具体到创新方面,各大品牌有着不同的焦点。

例如在AI芯片和硬件方面,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集成了专门的AI处理单元,而其他品牌可能依赖高通骁龙联发科等第三方芯片的AI能力。

软件层面,不同品牌开发了自己的AI算法和应用程序。例如,小米的MIUI、OPPO的ColorOS、vivo的Funtouch OS等,都有各自的AI功能,如智能场景识别、语音助手等。

总的来看,已经上市的AI手机中,大部分AI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AI生成文案、AI识图、AIGC消除、AI生成图片、AI对话、AI通话摘要等常见功能上。

03

谁在领先创新脚步?

为了适应AI时代,手机厂商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市场策略。这包括对AI技术的持续投入、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

也就是说,谁能更快地“预判”市场的变化趋势,谁就有机会成为赢家。

4月9日,苹果发布的最新论文《MM1: Methods, Analysis & Insights from Multimodal LLM Pre-training》中宣布,其推出了一个名为Ferret UI的新模型。尽管该模型的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它所指向的却是一场真正的手机AI革命。

在这个模型里,苹果提出了一个有着图像编码器、空间感知的视觉采样器和语言模型(LLM)的新架构。据介绍,它能够处理不同形状之间的稀疏性差异,因此可以分辨出来自区域的形状(点、线和边框等)。用户可以基于画面中具体的区域与大模型展开更深入的对话。

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市场调研机构Stocklytics的一份报告中显示,截至2023年,苹果总共收购了32家AI公司,是科技公司中收购数量最多的。

苹果为何“心急”?

这是因为对于苹果来说,App Store是其核心商业模式,需要庞大的应用生态进行支撑;而AI在端侧的落地必然会催生新型应用的诞生,对原有的分发与运营逻辑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在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上,苹果的布局速度称得上快马加鞭。

从苹果的种种动作中不难看出,继削减Vision Pro头显的出货量、取消造车项目以后,集团似乎已经将下一个十年的财富希望“押注”在AI手机上。

024,AI手机“元年”?"

其他国内头部厂商负责人的态度中亦能看出对AI手机寄予的期待。荣耀CEO赵明认为,传统智能手机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智能化体验的需求,下一代AI终端的爆发即将到来。vivo副总裁周围和星纪魅族CEO沈子瑜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都对AI手机市场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OPPO创始人陈明永也表示,集团将会把研发重心与资源全面向AI集中。

无疑,AI手机的出现,将对整个手机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会改变用户使用手机的方式,还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AI芯片制造、大数据处理等。伯虎财经预计,未来AI手机将在AI芯片、算法优化、电池管理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5G技术的普及也将为AI手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厂商们注意的是,在AI功能带来的体验升级之外,更应该注意到随之而来的用户数据隐患。大模型想要实现升级,不可避免地需要抓取更多用户隐私数据作为“养料”,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C端AI应用的普及,其产生的隐私数据安全问题已经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的操作系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集成AI技术、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如何提升系统性能等挑战。

诚然,尽管AI手机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AI手机有望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力量。如何从“AI+手机”到真正的AI手机,值得我们期待。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2024,AI手机“元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