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 科技云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苹果,又又又双叒叕翻车了!有外媒称刚刚上市的MacBook Air(M3版)在散热方面有严重的缺陷,Max Tech表示全新的MacBook Air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和CineBench 2024的常规测试中,处理器温度达到了惊人的114℃,其中CPU和GPU部分的最高温度分别来到了107℃和103℃,而机身的最高温度来到了46℃。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图片来源:外媒@Max Tech)

虽说这个温度表现在Windows笔记本(尤其是游戏本)中很常见,但理论上来说采用ARM架构的M3处理器在功耗方面是要远低于X86架构的,这是否说明M3芯片出现了「功耗爆炸」的问题?还是单纯在Air系列上「水土不服」?如果真有如此严重的问题,MacBook Air(M3版)还配称得上“最佳的AI消费级笔记本”吗?

MacBook大翻车

都怪“无风扇设计”?

结合外媒和苹果官方公布的性能数据来看,M3与M2的性能差距大概在15%左右,相比M1提升了60%,也就是说提升不是特别巨大。如此「孱弱」的性能提升按理来说不会带来极高的功耗和发热提升,还有M3芯片采用了台积电3nm制程,在功耗方面相比之前应该有所下降才对。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在散热方面,MacBook Air一直采用的都是完全无风扇模具,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能将电脑运行时的噪音降至最低,之前的M1、M2都是低功耗、高性能的代表,契合Air的设计需求;但缺点就是一旦芯片需要在高负载场景下长时间运行的话,电脑就可能会因为温度太高不得不选择降频运行,从而变相降低电脑的运行和处理速度。

因此据小雷(ID:leitech)分析,M3版MacBook Air最大问题应该是出在模具设计上,就像iPhone一样:从未有人质疑过苹果A系列芯片的性能表现,但万年不变的堆叠式主板设计使机身中的热量无法快速导出,因此iPhone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因为发热而降亮度甚至是降频的情况。虽说M3的性能提升相比M2甚至是M1提升都不算大,但功耗依然是增加的,无风扇设计早已满足不了其散热需求。

同样搭载M3的MacBook Pro没有被传出过“过热”的情况,也侧面验证了小雷的猜想:MacBook Pro是有内置双风扇的,可以更高效率地散热,因此不会出现过热和降频的情况了。

综上,小雷认为MacBook Air (M3版)“翻车”的根本原因是出在无风扇设计上,这一点除了要让产品静音外,也有节省成本的考量。其实这不是苹果第一次因为省成本“酿成大祸”,上一代M2版MacBook Air就曾采用过低速SSD硬盘,导致其读写速度和写入速度比老款慢几乎一半,苹果官方对此以“冷处理”的方式略过,但实实在在让不少用户心寒被“劝退”。

M3版 MacBook Air号称“最佳的AI消费级笔记本”,在处理计算量更大的AI任务时散热要求更高,然而却在最重要的性能散热部分出现了严重问题,可以说是“爬坡时掉链子”。如果这是普遍现象,将会严重损害MacBook Air产品线的口碑,也影响苹果AI硬件战略的落地,毕竟M3版 MacBook Air是苹果的第一款“AI PC”。

MacBook前途堪忧:

高价低配行不通了

在很多人的眼里,苹果电脑只有少数人在用,普及度远不如iPhone、iPad。确实,Mac的市场占有率不算高,根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Mac 2023年在PC市场的占用率为8.6%,作为对比,Windows PC市占率为73%。

苹果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在过去几年不但推出了定位专业人群的Mac Studio,还大大降低了Mac mini的售价(目前在某电商平台,M2版的Mac mini售价不到三千元),大大降低了Mac的入手门槛,甚至还专门为高校生们推出了更多合理且优惠的分期方案,可以说苹果为了提升自己的市占率拿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图片来源:拼多多截图)

在小雷看来,苹果Mac产品线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

第一,Mac系列的售价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依旧偏高,哪怕是如今已经降到2800元的Mac mini,也需要用户后续再购买显示器、键盘鼠标等一系列相关周边,更何况它的配置仅有8+256G,仅能满足超轻度用户的需求;而普通的MacBook就更不用说了,8000+的起步价格注定它与主流消费群体「脱节」。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在这个Windows笔记本起步32G+1TB的年代,苹果依旧我行我素地8G+256GB起步,而且苹果还不允许用户自行增加内存、硬盘,消费者也没有自行DIY的可能,这就把预算不高的潜在用户都堵在门外。在消费环境剧变的今天,“低配高价”越来越难奏效了。

第二,Mac的用户大盘依旧是办公用户,但办公用户又有分层分级。Mac高昂的价格,直接劝退了只需要处理文档的“轻办公”用户。至于有视频剪辑、编程等需求的用户,要么早已入手M1系列的Mac产品,要么选择了同价位的Windows电脑,如今M2和M3芯片挤牙膏般的升级,也不足以吸引这批用户换机。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第三,游戏用户是PC的重要客群,但Mac啃不下来。对于那些经常会拿电脑来玩游戏的用户来说,Mac就是一台「除了办公啥也干不了的机器」。苹果当然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去年的两场发布会上都请来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希望吸引游戏玩家,且试图通过云游戏服务来缩短其和Windows间的游戏表现差距。

小雷认为,Mac在游戏方面依旧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价格普遍比Windows上更贵,二是官方支持的游戏数量依旧稀少,尤其是近期主流的各种3A大作都没有在Mac平台上首发,这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是相当致命的问题。游戏开发者的选择,也说明了Mac在游戏PC市场的地位,并不高。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科技认为,苹果与其等游戏开发者们来适配,不如直接收购某些小型游戏工作室,专门为Mac平台开发独家游戏,又或者跟当下知名的游戏厂商合作,提升Mac在游戏终端中的影响力。

Windows AI PC凶猛

留给Mac的时间不多了

如今的Mac已消耗完了目标用户,增长点只能来自于“挖角Windows”,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价格上更加亲民外,自身的品控和配置问题也需要再三斟酌,毕竟谁能接受额外加装512G硬盘需要支付1500元的差价呢?至于苹果高管鼓吹的“Mac的8GB表现跟其他产品的16GB一样”就着实有些过于自信了,纯属自欺欺人。

更严峻的问题是:当Mac难以“挖角Windows”时,Windows阵营正在加速创新,变得前所未有的进击。除了PC厂商们积极探索“二合一”产品(PC+Pad)、办公本、轻薄本、游戏本外,产业链的玩家也在努力。

近两年,Intel和高通加速发力PC芯片,前者在工艺、核心数和架构方面的迭代速度和升级幅度之大,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种草,高通也拿出了骁龙 X Elite这位「重量级选手」,在功耗和性能之间取得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2023年,Windows阵营巨头,包括联想华硕、Intel、微软等玩家不约而同推动AI PC发展,在软硬件、芯片上面向生成式AI、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做好准备。AI PC也成了最先爆发的AI硬件,在CES、MWC上均占据C位。长期来看,AI PC有望给PC行业注入全新的增长活力。

看到AI PC浪潮澎湃时,苹果在春季发布会召开前仓促推出了自称“最佳的AI消费级笔记本”的MacBook Air (M3版),然而其表现却让人失望,除了可能存在的散热问题外,这款产品也根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AI PC——AI PC并不等于“高性能PC”,如果没有对应的软硬件生态,AI PC就是沙上之塔,无源之水。Windows阵营AI PC有微软copilot等AI应用,苹果有什么呢?

就跟智能手机市场一样,厂商们必须不断创新,否则不进则退。iPhone在安卓手机围绕折叠、影像、AI、系统等加速创新下,正在呈现出节节败退的态势,Mac也面临类似的境况。在AI硬件时代,苹果正在走下神坛。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苹果首款AI PC,翻车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