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研究:120帧是避免VR晕眩的“重要阈值” | 科技云

研究:120帧是避免VR晕眩的“重要阈值”

IT之家 3 月 18 日消息,一项来自中国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20fps 是避免 VR 眩晕的“重要门槛”

研究:120帧是避免VR晕眩的“重要阈值”

该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 VR 画面刷新率、分辨率、触觉反馈、立体视觉等因素对用户的影响,以及这些要素与模拟器适应不良 (simulator sickness) 的相关性。此次研究使用了一款支持最高 180Hz 刷新率的小派 5K Super 头显,这是目前市面上刷新率最高的 VR 设备之一。

据IT之家了解,研究招募了 32 名参与者,年龄介于 18 至 51 岁,并分为男女各半。他们分别体验了 60fps、90fps、120fps 和 180fps 的画面刷新率,研究人员对比了不同刷新率下参与者恶心感发生的概率。结果显示,120fps 是一个「重要阈值」,与 60fps 和 90fps 相比,参与者在 120fps 下的恶心感明显减轻。当刷新率提升到 180fps 时,恶心感减轻的程度微乎其微,这表明 120fps 可能就是该阈值。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仅针对特定的头显设备进行,并不确定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设备。例如,小派 5K Super 的视野范围明显比常见 VR 头显更广,并且边缘画面存在几何畸变现象。过往研究表明,视野范围和几何畸变都会影响用户眩晕感。

研究:120帧是避免VR晕眩的“重要阈值”

目前支持 120Hz 刷新率的独立式 VR 头显包括 Quest 3 和 Quest 2,但仅限于开发者模式,且使用率极低。这是因为手机芯片的运算能力有限,这是因为手机芯片的性能限制,要在 8 毫秒内渲染每一帧画面,会严重制约游戏画质和模拟复杂度

大多数 Quest 2 游戏均采用默认的 72Hz 刷新率,而新款的 Quest 3 则有不少游戏升级到了 90Hz。距离 120Hz 成为独立式 VR 的主流标准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 PC 端 VR 设备来说,使用高性能显卡可以在部分简单游戏中实现 120fps 的渲染,例如节奏游戏(Beat Saber)这类。但对于画面更复杂的模拟器游戏,则需要非常昂贵的高端硬件才能达到这一标准。例如 Valve Index 支持 144Hz 模式,而研究中使用的 Pimax 5K Plus 更是支持 180Hz。

影响帧率表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画面插帧技术。该技术通过生成中间帧,在不增加实际渲染帧数的情况下,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流畅。例如 PlayStation VR2 就广泛采用插帧技术,将许多原本 60fps 的游戏插帧到 120fps 再显示于 120Hz 的屏幕上。Quest 也支持插帧,但仅限于少数游戏,PC 端则可以通过软件在显卡负载过高时启用插帧功能。

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是否适用于所有头显尚不明确,但它仍然为 VR 行业敲响了警钟。业界不应该仅仅满足于 Oculus Rift 和 HTC Vive 发布时所设立的 90fps 标准,更不用说 Oculus Quest 等独立式头显普及的 72fps 标准了。就如同分辨率一样,帧率也应该不断提升,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 VR 眩晕的发生,让更多人畅快享受 VR 体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研究:120帧是避免VR晕眩的“重要阈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