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 科技云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Vision Pro 的新手福利期,随着退货传言的发酵,逐渐接近尾声。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Vision Pro 退货新闻. 图片来自:The Verge

彭博社采访了十几位在过去几周退货 Vision Pro 的用户,以下几个普遍的使用问题,让他们做出了退货的决定:

– 该设备太重,长时间佩戴会不舒服。

– 目前缺乏应用程序和视频内容,并不能证明其价格合理。

– Mac 搭配 Vision Pro 工作,并没有比 Mac 外接显示器更有效率,而且还不能长时间使用。

– 这些工作功能并不比仅使用 Mac 上的普通外接显示器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它们很难长时间使用。

– 显示器的眩光太多,视野太窄,还会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问题。

– 使用设备时几乎与外界隔绝,工作生活都少了很多分享的过程,且由于适配问题,Vision Pro 里的有趣内容几乎无法分享给他人。

与高价不成正比的体验,让 Vision Pro 在正式发售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反转了许多人的看法。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扎克伯格也在 Instagram 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但在使用了(Vision Pro)之后,我不仅认为 Quest 更有价值,而且认为它是一个更好的产品周期。

它们有不同的优势,但总的来说,Quest 更适合人们使用混合现实来做的绝大多数事情。

和 iPhone 与 iPad 一样,Vision Pro 是苹果的又一个划时代产品;有些不同的是,它诞生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所有的优缺点都会因为互联网被无限放大。

当我们从 Vision Pro 充血上头的初体验中走出来,重新冷静地审视这个或里程碑、或成炮灰的「雪地护目镜」,才发现它最大的意义,是打造好了空间计算的「样板间」。

出色出彩,但有条件

前段时间我们也邀请了几位博主来到未来社参与众测,大家确实在这台铺垫了 8 年之久的头显上,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惊艳功能。

回到苹果官网,一一对照早就展示出来的若干功能,不难发现初代 Vision Pro 的达成率还挺高,苹果通过交互、影像、音频这三根立柱,真的把空间计算带到了我们的眼前,并且在与同赛道竞品比较时,也能轻易看出明显的优势。

被反复夸赞的清晰度值得再次拿出来说道,Vision Pro 在应用场景中分为「直通」和「沉浸」两种模式,前者通过摄像头再现环境,后者用屏幕创造虚拟。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苹果在遍布 2K LCD 的头显市场里,愣是用这两块近 4K micro-OLED 显示屏,把直通和沉浸的真实感表现了出来。

特别是在光线充足时使用直通模式,在设备里看见静态的物和动态的手,几乎不会察觉出这是「再现」出来的场景,因为 12ms 的超低延迟让这一切变得无感。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 主流头显设备延迟数据. 图片来自:OptoFidelity

没有任何感觉,就是对 Vision Pro 最大的夸奖。

空间操作很酷,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与 Mac 串联后,实体的触控板、键盘和鼠标依然丝滑好用。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习惯了手势操作和眼动跟随后,这些动作仿佛成为了一种身体的本能反应,回过头来才发现「自然交互」的本意正是如此:用最自然的方式,和设备互动。

地产公司总会在售楼部把各种房型装扮的富丽堂皇,哪怕要售卖房子还没盖好,它们总能用样板间来告诉来看房的朋友「你家可以长这样」。

目前的 Vision Pro,有异曲同工之处:它可以成为苹果在视频当中演示的那样,但目前还未能百分百完成 WWDC 2023 上的构想。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简言之,Vision Pro 的惊艳,是有条件的:

– 逼真的直通还原需要充足的光线

– 眼动跟随不定时地出错,有时需要刻意斜视才能选到指定目标

– 虽然把手放在舒服的位置依然能触发响应操作,但只有抬起双手时,才能尽可能保证每一个动作都被识别

……

无法实现的长时间佩戴

作为样板间的 Vision Pro ,打造了一个乍一看很厉害的空间计算平台,但还无法走进日常。

长时间佩戴,是 Vision Pro 走向市场的第二大障碍(第一永远是价格)。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这段时间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实测感受,还是网上的使用反馈,几乎都在「无法把 Vision Pro 一直戴在头上」这一点保持了高度一致。

你想多戴一会儿,但身体却不允许。

首先是重量,由于 Vision Pro 的配重问题,导致重心靠前,上头后总感觉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把你的头往下拽。拿在手上时所有扎实的质感和用料,都在戴上时全部传递给了自己的苹果肌。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我们在几小时的城市路测中,深切感受到了 Vision Pro 对脸部肌肉的恶意,也非常能理解许多博主经过几十个小时的佩戴后,会在取下设备时看起来老了十岁。

另一个麻烦屏眼距离,一句话:太近了。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这是一个「妈见打」的距离,相当于在离眼睛一掌宽的地方横向放置一部手机,然后长时间观看。

屏幕过近导致眼部疲劳和用眼过度是所有 VR 设备的通病,也是 Vision Pro 目前无法迈过的形态鸿沟,即使它能用出众的显示和交互尽量弱化用户对疲劳的感知,但无法改变的事实是:真的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提升观感的组件,也是阻碍

过年期间关于 Vision Pro 最火的新闻,一是脑洞大开的使用创意秀,二是有首批用户反馈该设备导致了他的眼球血管破裂。

国外科技媒体 The Verge 的产品经理 Parker Ortolani 就是「受害者」之一,尽管类似的情况并没有成为普遍现象,但长时间使用造成的头疼和眩晕,还是出现在了我们办公室的小伙伴身上,特别是近视眼,会更容易出现类似的状况。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隐形眼镜在国外科技媒体的首测中,被称为 Vision Pro 蔡司定制镜片的平替,我们体验过后,从观感上看的确是这样,但还要补充后半句话:同时眼睛也会承受以往两倍的负担。

隐形眼镜+屏幕过近带给眼睛的双重压力,是整个实测中感受最差的地方,也是引起头疼甚至是眼球出血的罪魁祸首。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为了更好的沉浸式显示效果,Vision Pro 的遮光组件做得十分出色,只要把位置摆对,就几乎不会有环境光渗到当中影响观感,当然同时挡住的还有风—— Vision Pro 在长时间佩戴后,会明显感觉到闷热,虽说内置散热风扇和织物材料能缓解不透气的问题,但在我们脸上这台的散热效果,微乎其微。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也正是因为这套遮光件,Vision Pro 的视野被强制缩小,苹果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但观感上一定比 Quest 3 的 110° 略小,我们在使用时能很明显地看到屏幕周围的黑边,就像是在望远镜里看世界。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 Quest 3 vs Vision Pro. 图片来自:uploadvr.com

如果单独把遮光罩取下来,Vision Pro 的视野会随之变大,但缺少了支撑部件的设备会把所有重量压在鼻梁上,而且设备也会变得松垮不跟头,过多的环境光介入更会让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捡芝麻丢西瓜的买卖,不太建议。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综合来讲,使用 Vision Pro 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一方面被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显示效果所震撼吸引,另一方面,又由于上述的种种,只能在意犹未尽的时候取下头显,让身体恢复元气。

visionOS,还需要点时间

Vision Pro 发售前,各大媒体都在为苹果头显的应用生态发愁,甚至认为这是比高昂售价更为严峻的问题。

果不其然,专为 visionOS 定制的 App 和独有功能,只有十几个,剩下的几乎都是从 iPadOS 直接照搬过来。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网上对「Vision Pro 缺乏 killer app」的声讨不断,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单拎出来 visionOS 的某个应用或某个功能,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

·Vision Pro 的观影效果非常好,配合着空间音频,以及环境底噪,可以说和电影院的效果并无二致,甚至独自观影的体验会更占优。

·Vision Pro 的水果忍者很有意思,把游戏直接融入了空间,见证智能机崛起的游戏,又以更逼真的玩法走进了新时代的产品。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但如果将这些优秀的部分拼在一起,以目前的数量和规模,还凑不成一个 OS 的体量。因此 Vision Pro 真正缺失的,是与这个价格区间对应的「杀手应用群」,在每一个你能想到的场景它都能出现并发挥作用。

苹果不能指望大部分用户花 10 倍的价格买一个挂在脸上的 iPad,市场也不会单独为了观影或手势操作这一个功能买单。

这是一个很酷的产品,但当我们不用两个小时就能体验完所有应用与功能,并且当售价来到 3500 美元(京东国际自营标价 39999 元人民币)时,所有一切的冲动和上头,都会立马搁置在一旁。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visionOS 不仅是 Vision Pro 和用户接触的桥梁,更有一个使命:通过独一无二的软件生态和体验,来证明 Vision Pro 高价的合理性。

只是当下,苹果和 visionOS 都无法做到这点。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按照计划,Vision Pro 将在今年 4 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售,到时会有更多的朋友能够亲自上头体验,也会有更多的国内应用加入 visionOS,当然,新一轮的争议和退货风波也会再次来临。

苹果需要知道,退货争论的背后,可能才是 Vision 系列产品走向消费电子市场时,最先要解决的事宜。

1、软件设计以人为中心,硬件同样也需要:你可以在 Vision Pro 的所有软件生态里,感受到站在设备的正中心,但却在佩戴体验时,为这台头显不断妥协:不平衡的配重、不透气的眼罩、不舒服的头带。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需要长时间佩戴才能体验的沉浸感,和无法让你长时间戴着的大平板之间的矛盾,是苹果亟待解决的第一个矛盾。

2、找准定位,优化全场景体验:Vision Pro 的价格会给人一种「万能工具」的即视感,不过真正使用起来却好像连手机都比不过:全场景的需求和稀缺的应用,是另一个矛盾。

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Vision Pro 把空间计算这栋大厦的样板间打扮的十分惊艳,体验的这段时间里也能初步窥探到未来人机交互的新范式。

只是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Vision Pro 从「样式」到「真实」转变,还需要一点时间。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第一批尝鲜Vision Pro的苹果用户,为什么开始退货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