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 科技云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2023 年,开放式真无线耳机(OWS)「频发」,前有韶音用开放式不入耳耳机 OpenFit 打头阵,后有声阔用 AeroFit Pro 为 2023 年收尾,甚至连索尼华为这种手机品牌都开始在开放式真无线耳机领域发力。当然了,「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开放式真无线市场离不开上游企业的鼎力相助,比如 Actions 炬芯针对开放式真无线耳机推出的单芯片 SoC 解决方案,就在产品背后默默撑起了开放式真无线领域的半壁江山。

关于开放式真无线耳机(OWS)的行业与技术发展情况,雷科技此前在《再见了TWS,现在是OWS的时代》一文曾进行过专门的分析。不过今天我们的重点不是技术,而是产品。在前段时间关于华为 FreeClip 耳夹耳机的评测中,有读者提到了开放式真无线耳机的音质、漏音和价格问题。小雷身边也有朋友在体验早期开放式真无线产品后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这次小雷也翻遍通讯录,向各品牌借来了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家开放式真无线产品,用横评的形式,为各位带来一场开放式真无线之间的较量。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从30元到过千元,OWS耳机价格差距大

首先是倍思开放式真无线 Eli Sport 1,正价 599 元。如果大家有留意过小雷前段时间 CES 2024 的相关报道,应该对这款占据了倍思展台 C 位的开放式真无线耳机有印象。作为倍思音频转型的其中一个重要节点,Eli Sport 1 为倍思在线上线下赢来了不少关注。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配置上,Eli Sport 1 是此次参与横评的四款产品中扬声器尺寸并列第一的型号,具体尺寸为 16.2mm,相信可以为 Eli Sport 1 带来不错的低频效果。此外,Eli Sport 1 也是此次参加横评的四款耳机中唯二提供耳机挂绳的产品——在 Eli Sport 1 耳挂末端拧入反光挂绳,可以进一步提高 Eli Sport 1 在运动期间的防丢表现。

但较为可惜的是,Eli Sport 1 挂绳两端采用的都是塑料旋转卡扣,在特殊拉扯下可能会损坏耳机。

接下来是大家已经很熟悉的韶音 OpenFit 不入耳耳机,正价 1298 元。尽管小雷是韶音骨传导耳机的多年老用户,但因为自购的 Aeropex 一直没坏,就也一直没有体验韶音首款开放式非骨传导产品——OpenFit 的契机。所以小雷也想借这次横评的机会,重新认识韶音这个品牌。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尽管 OpenFit 不是骨传导耳机,在产品形态上也和韶音过去的产品相差甚远,但在产品细节上,我们依旧能感受到这是一款来自韶音的开放式真无线产品:OpenFit 大量采用了亲肤硅胶软包设计,韶音将这种材料称为「双层零度硅胶」,触感光滑、细腻。耳挂采用了韶音标志性的超轻细钛合金内骨,佩戴稳定不压耳廓。再加上打磨多年的 DirectPitch 定向声场专利技术,OpenFit 做到了好听且不漏音。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另外,OpenFit 的耳机也是四款耳机中唯一使用叠放设计的产品,充电盒体积小巧便携。虽然说产品没有外接挂绳设计,但如果大家有户外运动需求的话,韶音的骨传导产品线已经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了。

第三款产品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声阔开放式真无线耳机 AeroFit Pro,产品正价 1199 元。AeroFit Pro 和倍思 Eli Sport 1 一样采用了 16.2mm 超大动圈单元和可拆卸防丢绳设计,但在外观上,AeroFit Pro 看起来依旧比 Eli Sport 1 大上一圈,看起来就像是挂在耳朵上但不塞好的加大码平头塞耳机。AeroFit Pro 同样采用了钛合金耳挂,外包覆 TPU 亲肤材质。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另外,AeroFit Pro 也是唯一采用了金属卡扣和硬质防丢绳的耳机,防丢绳通过类似 Apple Lightning 结构的双金属突笋咬合,耐用性上更有保障。可惜的是 AeroFit Pro 的防丢绳不能像 Eli Sport 1 那样收纳在充电盒中。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例

如果说相对冷门的 AeroFit Pro 大家都有所耳闻,那接下来这款相信大家应该都没听过——点金石真无线耳机 AX 10 Pro Max,正价 108 元,但因为小雷是晚上睡不着在京东夺宝岛上买的,所以实付只有 30 元。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极致低价」的后果显而易见——AX 10 的快递盒轻若无物,做工也一言难尽:合模线暂且不提,AX 10 上甚至还有飞胶的情况。耳机配对体验极为糟糕:耳夹本体不标注左右,需要根据耳机 LED 闪烁「红蓝」还是「红红」来判断主副耳机;背面触控手势指令复杂且触控极为灵敏,我仅仅是把两只耳机戴上,耳朵里的音乐就已经「暂停播放」了 8 次。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 AX 10 也不是全无亮点,至少它是四款耳机中唯一在耳机盒上搭载数字电量显示的产品。

OWS耳机是伪概念还是新品类?

在正式开始产品横评之间,小雷还想先郑重介绍一下开放式真无线这个产品品类。小雷前段时间向身边朋友推荐开放式真无线时,听到过一个很有趣的说法:

「所谓开放式耳机,不就是不把平头塞认真戴好?」

从技术上来说,非骨传导的开放式真无线确实就是这么个情况——开放式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动圈驱动单元,这是最常见的耳机驱动技术之一。但开放式耳机特有的开放设计允许声音波从耳机的多个方向发散,减少了声音的回声和共振,使得音质更加自然和宽敞。且优秀的开放式耳机针对开放式的声音特点,在源头上对发声单元进行了专项调整和优化,声音表现绝非「虚空平头塞」可以相提并论。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例

总之,开放式耳机以其自然、宽敞的音质和舒适的佩戴体验,在音乐爱好者中备受欢迎,尤其适合在安静环境中长时间聆听音乐。与此同时,入耳式耳机凭借其出色的隔音效果和便携性,在外出使用时更为舒适。骨传导耳机则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允许用户在听音乐或通话时仍能保持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每种类型的耳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耳机类型取决于用户的具体需求和使用环境。

再说了,开放式真无线耳机不过是开放式耳机的其中一个分类,高端头戴式耳机同样可以使用开放式设计。比如小雷的拜亚 DT1990 Pro,就是采用全开放设计的头戴式耳机。

音质体验:十倍差价能带来十倍领先吗?

一般来说,开放式耳机因其结构允许空气和声音自由流动,能够减少耳机内部的声音反射和共振,从而提供更自然、更真实的听音体验。这种设计使得音乐听起来更加宽敞、透明,尤其是在重现人声和乐器的自然细节方面表现出色,声音现场感也更强。

但另一方面,由于声音可以自由进出,开放式耳机在低频响应上往往不如封闭式耳机强劲和深沉,这是因为开放式设计难以建立有效的低频声音压力。

因此,如何调整开放式耳机的发声单元,让耳机在开放式设计下也拥有一致的声音表现,成为了开放式耳机品牌的工作重点。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从硬件上,倍思 Eli Sport 1 和声阔 AeroFit Pro 的大尺寸单元表现确实不错,更大的发声单元即使在低频区间这个开放式耳机的传统弱势中表现可圈可点。以《BOOM》为例,尽管鼓点冲击不如入耳式和头戴式耳机那么强烈,整体空间感也不强,但整体表现依旧中间偏上。

中高频人声方面,声阔 AeroFit Pro 的表现就不如韶音 OpenFit 和倍思 Eli Sport 1 那么出色了。声阔和倍思两者都很好的运用了开放式耳机通透低共振的特点,将中高频表现进一步提升,空气感和灵敏度都非常不错,就连凯瑟琳詹金斯版本的《花之二重唱》都演绎的干净通透,普通流行曲更是不在话下。

在我看来两者唯一且共同的缺点应该是过于强调中高频,以至于耳机听起来确实就像流行平头塞,需要用户在 EQ 上稍稍调整。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至于点金石 AX 10,尽管我已经对耳机的声音表现不做任何期待,但最终的音质依旧差到无法用一句简单的「全损音质」来形容。如果说韶音和倍思的声音就像低音削弱版宝华韦健、声阔的声音就像开着车窗听贴牌雅马哈,那点金石 AX 10 的声音表现就像在没有信号的地下隧道里打开收音机听广播,同时隧道两侧还有工人在开挖管道。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的话,小雷平时以「木耳」自居,喜欢用显示器自带扬声器听歌的朋友,也在试听 AX 10 短短 50 秒后就决定「宁愿不听歌」。

顺带回答最开始的问题:10 倍的售价能带来 10 倍的音质领先吗?还真能。

音质环节排名:

倍思 Eli Sport 1 = 韶音 OpenFit > 声阔 AeroFit Pro >>> 点金石 AX 10。

耳机不是扬声器,漏音控制秀实力

除了音质外,开放式耳机另一个问题就是漏音了。以小雷以前在公司使用的拜亚 DT990 为例,在中等音量下甚至可以做到「整个部门跟我一起听」,共享播放领先 iOS 好几个大版本。

不过在这次横评提到的开放式真无线产品中,大多数耳机的漏音控制都做的不错。很显然,当我说大多数耳机时,指的自然是「除 AX 10 以外的三款耳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AX 10 的出声口只有极窄一条细缝,这不仅让耳机声音有严重的截止、变形和失真,同时也让耳机难以实现任何意义上的「定向传声」。

在 50% 音量下,坐在小雷身后、身边的同事依旧可以清晰听到耳机内类似「广播」的声音,仅因为音质太差而无法识别具体内容。没戴上的时候,音量调到 100% 的 AX 10 甚至可以当作音质极差的桌面喇叭来使用。

不过仔细一想,说不定 AX 10 这是想用全损音质促使用户调低整体音量,从而避免漏音?用心良苦了属于是。

至于另外三款耳机的漏音控制其实都差不多,除了声阔 AeroFit Pro 因体积过大,无法紧贴耳朵外而留下些许漏音外,另外两款耳机都几乎没有漏音的情况,即使调大声,也只能听到类似「空气波动」的声音。想要听清耳机内播放的内容,得先把耳朵靠近到「不礼貌」甚至是「你有病吧?」的距离,基本不用担心漏音问题会影响同事。

漏音控制排名:

韶音 OpenFit = 倍思 Eli Sport 1 > 声阔 AeroFit Pro >>> 点金石 AX 10。

佩戴舒适度体验:将长板筑上天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开放式真无线的另一个亮点:佩戴舒适度。因为开放式真无线不需要封堵耳道,不会对耳道带来压迫感,因此在舒适度上表现通常都不差,以至于不少品牌都把「久戴不累」当作耳机的主要卖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开放式真无线不会对耳道带来压迫感和异物感,但因为耳机始终需要固定在耳朵上,开放式真无线依旧会对耳廓带来一定的压迫和异物感。

考虑到这项测试比音质更为主观,小雷找来了同事一起体验这四款耳机,具体方式为连续佩戴 6 小时来交流长时间佩戴后的感受。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例

体验过后,小雷给出佩戴舒适度的排名由高至低顺序依次是:韶音 OpenFit > 倍思 Eli Sport 1 > 声阔 AeroFit Pro > 点金石 AX 10。韶音软包亲肤硅胶的设计显著降低了对耳廓的压迫感;倍思产品整体偏软,但还没韶音那么极致;声阔体积较大,戴久了稍微有些累;AX 10 耳夹太硬,夹着最不舒服。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例

小雷同事给出的排名则稍有差异,依次是倍思、韶音、声阔和 AX 10,其中后两款耳机的评分原因和小雷类似,但「韶音 OpenFit 耳挂后面比较长,在耳朵后面异物感比较明显。」

佩戴舒适度排名:

韶音 OpenFit = 倍思 Eli Sport 1 > 声阔 AeroFit Pro >> 点金石 AX 10

运动场景体验:最牢固的让人意外

考虑到四款耳机都提到了运动场景,小雷也为四款耳机临时加入了一场「运动稳定性」测试。简单来说就是让同事分别戴着四款耳机跳绳,感受四款耳机的牢固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此项测试中倍思和声阔都使用了随附的运动防丢绳。可能有人觉得这样不公平,但品牌设计这个防丢绳就是用来运动时防丢的,不用才不公平。

客观上,四款耳机在跳绳测试中都没有脱落,甚至连松动都没有。但根据同事主观反馈,四款耳机中佩戴最稳固的居然是点金石 AX 10,毕竟「这款耳机直接夹在耳朵上,还特别紧,根本没有掉的可能。」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另外,倍思和声阔的防丢绳彼此之间也有些许差异。除了卡扣外,倍思的防丢绳整体偏软,跳绳时会上下甩动。而声阔的防丢绳偏硬,跳绳时几乎不会甩动。

运动场景牢固排名:

点金石 AX 10 >> 声阔 AeroFit Pro = 倍思 Eli Sport 1 = 韶音 OpenFit

开放式真无线耳机,2024年必将大爆发

四款产品体验下来,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开放式真无线已经非常成熟,只要不是特别离谱的产品,都能带来出色的体验。当然了,考虑到点金石 AX 10 和其他三款产品的售价,我们本来也不应该将它与另外三款产品相提并论。毫不夸张地说,这款产品在这次横评中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开放式真无线品类技术发展有多快,产品进步有多明显。

如果看完后还不「死心」,还想用旗舰开放式真无线 1/10 的价格买一款「又不是不能用」的真无线,那我建议不如去一个大厂的 TWS 耳机,或者直接买一条原道挂在耳朵上,这样做至少声音更有保障。

从横评结果来看,价格是点金石 AX 10 十倍的韶音 OpenFit,体验确实要好上十倍不止。但话又说回来,韶音 OpenFit、声阔 AeroFit Pro 的售价也几乎是倍思 Eli Sport 1 的两倍了,他们的表现有 Eli Sport 1 两倍那么好吗?

我觉得没有。

不可否认的是,韶音 OpenFit 在做工、佩戴舒适度和漏音控制上确实比倍思 Eli Spoer 1 更胜一筹,声阔 AeroFit Pro 在佩戴牢固程度上也比倍思要出色。但在最根本的音质上,三者表现其实非常类似,更多的还是声音取向上的差异。

这也带出了此次开放式真无线横评的第二个结论:开放式真无线的「基准线」已经明确,品牌需要在基准线外找到额外的附加值,才能支撑更高的产品售价。

以韶音 OpenFit 为例,价格上它是倍思 Eli Sport 1 的近乎两倍,但除了同样优秀的音质外,韶音凭借自己在运动耳机、骨传导耳机领域的多年经验,为开放式真无线带来了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和漏音控制。大多数消费者不一定会为这些「附加题」买单,但如果你确实有这个预算,也更在意耳机的细节处理,OpenFit 会是你更好的选择。

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图片来源:雷科技

至于倍思 Eli Sport 1 这种以 50% 售价提供 90% 体验的产品,相信也会是未来开放式真无线领域的主流走量产品。难听点说,它没有除了音质之外特点,毕竟价格就是它最大的记忆点。但另一方面,他也没有短板。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倍思 Eli Sport 1 这样的开放式真无线出现在市场上,他们的价格也可能比倍思的更低。

但只要这些产品能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到开放式真无线品类、愿意体验开放式真无线,那这些产品无疑都是成功的。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开放式耳机是不是伪概念?体验了4款产品我们有了答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