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败走中国多年,三星实现谷底反弹为何这么难? | 科技云

败走中国多年,三星实现谷底反弹为何这么难?

败走中国多年,三星实现谷底反弹为何这么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龚进辉

用“全球得意,中国失意”来形容三星手机的处境再适合不过。

最近,IDC、Canalys两大调研机构不约而同公布2023年手机圈的成绩单。两份报告的数据基本一致,尤其是全球前五排名一模一样。苹果首次略超三星,成为2023年出货量最高的玩家,但二者差距并不大,小米、OPPO、传音分列第三、第四、第五。

尽管2023年国内手机市场的成绩单尚未出炉,但不出意外,三星铁定无缘榜单前五,“稳居”Others行列。而这一市场地位,沉沦多年的三星早已习惯。话说,三星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一败涂地,依然能连续多年领跑全球,彰显其全球第一含金量十足。

乍看之下,这话没毛病,但三星更加渴望的是在中国市场重振当年雄风,甚至回到领先地位,助力其在全球市场更进一步,而不是靠其他市场的成功来弥补中国市场的羸弱。三星的梦想能否照进现实?我看悬!

竞逐手机红海,三星不复当年勇

放眼当下国内手机圈,主要是华米OV+荣耀+苹果六个重量级玩家斗法,近乎杀红眼,三星只有陪跑的份,无论是声量还是销量,均无法与六大玩家相提并论。谁能想到,11年前,也就是2013年,当时智能手机换机潮来临,背靠运营商渠道的“中华酷联”仍是市场王者,且相继开始2C转型,而小米刚起势不久,红米、荣耀+一加分别在当年年中、年底成立。

在这一相对复杂的大背景下,三星以18.7%的市场份额跃居国内第一,三星Galaxy Note 3成为当年一大热门爆款机型。遗憾的是,好景不长,三星的领先优势并未持续太久。2014年,凭借社交营销+极致性价比+电商铺货,小米迎来销量暴涨,成功登顶国内手机市场,三星则降至第二,市场份额跌至12.1%。别看它与小米(12.5%)差距并不大,但颓势已开始显现出来。

败走中国多年,三星实现谷底反弹为何这么难?

一方面,三星是国内前五中唯一销量的玩家,同比下跌22.4%,跌幅着实不低;另一方面,2014年正值智能手机加速普及,按理来说,只要手机厂商不犯重大错误,实现销量正增长基本十拿九稳,但三星偏偏没有享受到智能手机换机潮的红利。你品,你细品。

2015年,三星并未扭转颓势,反而在下滑通道中越走越远,首次跌出国内前五,沦为默默无闻的Others,反观华为、OV等中坚力量开始呈现崛起的苗头。当时,有人以为三星只是暂时处于低谷,但万万没想到,三星陷入低谷后就再也爬不起来。2016年,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门”闹得满城风雨,因区别对待中国市场而饱受诟病,让不少中国用户寒心,对其品牌观感直线下降。

后果可想而知,2016年是三星入华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失去的市场份额恐怕再也回不来,也是国产手机最好的一年,华为、OV、小米比之前更受欢迎。从2017年开始,为了挽回用户信任,三星在本土化上狠下功夫,频频释放善意,包括尖端技术优先下放、签约华晨宇和陈坤为代言人等,但收效甚微。

这既与用户被伤过的心很难愈合有关,更重要的是,国产手机集体崛起带来的冲击力明显更强。无论是产品性价比还是营销手法,都更符合用户期待,自然获得用户追捧。以产品定价为例,三星向来遵循全球统一定价的原则,中国区没有独立定价的权力,导致其产品价格高高在上,一点也不亲民。而国内玩家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定价往往更加大胆、极致,甚至出现以小米为代表的价格屠夫。

因此,你会看到,从2017年至今,三星在国内市场始终一蹶不振,销量、市场份额均不见起色,存在感极低。Canalys报告显示,2023年Q3,荣耀、OPPO、苹果位居国内前三,vivo、小米分列第四、第五。而沦为Others的三星,还要与华为、酷派等玩家瓜分本就为数不多的“蛋糕”,处境十分尴尬。

败走中国多年,三星实现谷底反弹为何这么难?

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在国内市场的高光时刻极其短暂,尤其是步入智能手机时代后,其竞争力不断下滑。至于甚嚣尘上的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门”,并非三星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是加剧其衰落。此后,即便它付出再多努力和积极自救,不过是苦苦挣扎而已,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荣光。

三星长期深耕的高端正在被攻破

或许你会说,三星主要布局高端市场,而国内高端手机主要由苹果、华为强势引领,加上面向中端市场的A系列表现不温不火,导致其整体销量并不景气,一直无法实现质的飞跃。这不无道理,但现实往往更加残酷,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向高端市场,中端市场更是卷出了花,面对更加猛烈的攻势,三星胜算越来越小。

不知你发现了没,从2020年开始,国内手机厂商不约而同走上冲击高端之路,小米、OPPO、vivo、荣耀、一加、realme、iQOO等玩家虎视眈眈,均试图分一杯羹,竞争无比惨烈。原因很简单,一方面高端化是手机厂商成长的必由之路和生死之战,想要成为伟大的科技企业,必须凭借硬核科技在高端市场有所建树。

另一方面,行业现状让各大玩家看到高端化破局的绝佳机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华为陷入困境,市场份额一落千丈,无形中给其他国产品牌留下宝贵的空窗期,才会争相入局高端市场。尽管各大玩家定下各种野心勃勃的目标,但目前来看,只有小米、OPPO、vivo、荣耀小有所成。

注意,它们只是小有所成,尚未真正站稳高端市场,随着华为麒麟芯片加速回归,能否守住现有高端化成果存在一定变数,扩大战果更是难上加难。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国产厂商集体冲高渐入佳境,以及华为锋芒毕露后收复失地,不仅强如苹果会受到冲击,三星处境更加不容乐观。

败走中国多年,三星实现谷底反弹为何这么难?

以当前大热的折叠屏手机为例,尽管三星贵为行业先驱,但它的先发优势正逐渐被削弱。第三方调研机构BCI数据显示,2023年Q4,在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华为以51.23%份额蝉联国内销量第一,荣耀和三星分别以15.54%和15.23%的份额位居第二、第三,排名第四的OPPO市场份额为11.48%。由此可见,在折叠屏手机这一新赛道,华为遥遥领先于三星,新晋崛起的荣耀、OPPO有能力与三星一战,vivo也在摩拳擦掌,后者面临的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三星折叠屏手机的市场份额之所以被蚕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独有的供应链优势没有以前那么奏效。过去,依托于自家三星显示,三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顶级屏幕,在成本和稀缺性上占优。但随着国内屏幕供应链的崛起,其成本优势和独占在逐渐丧失,京东方、TCl华星等“屏厂”也可以提供顶级屏幕,推动折叠屏手机整体成本的下降。

同时,过去只有三星率先攻克铰链这一核心技术,但如今主流国产厂商争相突破铰链难题,并带来诸多娱乐、工作等应用创新,加上厚道的定价,产品竞争力与日俱增,直接让三星压力山大。当然,三星不仅在折叠屏手机赛道面临国产厂商的围剿,想要在传统直板机市场突围也绝非易事,更何况其时不时推出的骚操作,明显不利于抢占市场。

三星每次发布新品,都会面向渴望第一批尝鲜的用户推出先行者计划,但用户并不买账,上当次数多了之后纷纷吐槽是“先坑者计划”。以去年三星Galaxy S23先行者计划为例,用户福利少得可怜,要么得到一副蓝牙耳机,要么以旧换新补贴600元,但即便不参与先行者计划,首发阶段购买照样享受同等福利,相当于先行个寂寞。

败走中国多年,三星实现谷底反弹为何这么难?

更为扎心的是,三星又玩起“爆炸门”区别对待那一套,它在不同国家推出不同版本的先行者计划,但无一例外是配置升级,9个国家是256GB版免费升级到512GB版,英法德等6个国家则把512GB版免费升级到1TB版,唯独中国与存储免费升级无缘,不禁让国内用户感到愤怒和失望。

话说,三星“先坑者计划”的骚操作真的非常败坏好感,不仅辜负第一批愿意信任它的忠实用户,也间接劝退潜在消费者,索性不买也罢,毕竟用户可选择面越来越广。随着国产厂商越来越强大,不管在哪个价位段,三星早已不是优先选项,华米OV才是,它们都能提供产品力能打、高性价比的好物。

结语

尽管长期制霸全球市场的三星首次屈居第二,但它依然是无比强大的存在;尽管三星在中国市场重拾拼命三郎精神,但始终无法打开局面,与它的全球地位极不相符。这一尴尬局面已经持续多年,无论三星中国换多少次帅、投入多少资源,都无法实现谷底反弹,到头来用户仍对它无感,似乎成为无解的难题。可以预见的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低迷状态仍将持续,短期内熬不到出头之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败走中国多年,三星实现谷底反弹为何这么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