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 科技云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今年第三季度,国内传统电商平台(不包含抖音快手拼多多耳机销量达到了2990万副,同比增长高达26.8%,销售额为51.6亿元,同比增长20.8%。作为国产品牌的领头羊,华为以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苹果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图源:洛图科技

自从AirPods带火TWS耳机后,国内无线耳机销量一路飙升,有线耳机反而逐渐变得小众,吐槽手机厂商取消3.5mm耳机孔的网友也越来越少。

不过华为虽位列行业第二,但8%的份额相较漫步者索尼等品牌,差距不是特别大。与手机不同,耳机类产品的门槛极低,尤其是中低端市场,拼多多不乏12.9元包邮的TWS耳机。门槛低的后果就是入场的品牌极多,既有索尼、漫步者等老牌音频设备厂商,也有华为、小米、OPPO、vivo等跨界入场的手机厂商,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品牌。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图源:拼多多截图)

面对苹果、漫步者、索尼等众多竞争对手,华为的入耳式、半入耳式耳机等品类也倍感压力,但华为耳夹式耳机FreeClip却几乎称霸行业,找不到任何对手。甚至说,曾被称为“理财产品”的华为Mate系列,保值率在FreeClip面前都黯然失色。

FreeClip保值率高,连Mate 60 Pro都甘拜下风

对于有中耳炎或耳朵容易出油的用户而言,入耳式和半入耳式耳机长时间佩戴都容易产生不适感,因而近几年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了开放式耳机。到目前为止,开放式耳机已出现了耳挂式、耳夹式等不同设计,声音传导方式也分为骨传导和气传导两大类。

FreeClip便是华为的首款开放式耳机,采用耳夹式设计,基于气传导原理。该耳机发布于2023年12月26日,距今已接近一年了,首发价格1299元,当前官网售价1199元。

即便是在二手平台闲鱼,当前FreeClip的平均成交价也高达980元,保值率高达75%。同样发布于一年前的Mate 60 Pro,看了这个保值率只能甘拜下风,现阶段华为最强理财神器Mate XT,一年后保值率也很难与FreeClip相比。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图源:闲鱼截图)

京东耳夹式耳机热卖榜上,其他上榜的产品普遍价格较低,倍思AS01更是不足百元,价格上千元的FreeClip却高居第一。FreeClip堪称耳夹式耳机圈的iPhone,其他品牌千元机、百元机争做销量榜第二、第三,七八千元的iPhone则稳坐销冠宝座。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图源:京东截图)

前段时间小雷因之前买的小米骨传导耳机丢失,打算买个耳夹式耳机,查找资料做功课时,就发现在不要求预算的前提下,网友们几乎一致推荐FreeClip。如果有预算要求,南卡、漫步者、QCY、声阔、塞纳等品牌旗下哪个产品更好,网友们则各有不同的看法。

关于FreeClip称霸耳夹式耳机市场的原因,无非是设计、音质,以及华为的品牌影响力。FreeClip的外观设计在行业内有口皆碑,颜值极高且佩戴舒适,就连抄袭该产品设计的塞纳S6S都一度爆火。本月初塞纳官方发布道歉声明,抄袭事件才告一段落。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图源:塞纳)

音质依赖硬件品质和软件优化调校,一般与产品的价格挂钩。FreeClip同价位也有塞纳S9S、HILLFOX等产品,更高价位还有essonio、Bose Ultra等产品,FreeClip音质再优秀,也有耳机能够与之相比,况且开放式耳机的音质普遍不如入耳式,消费者对于音质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华为能够战胜诸多对手,线上耳机销量仅次于苹果,耳夹式耳机称霸行业的主要原因,还是品牌效应。

手机品牌将音频厂牌逼到了墙角

2018年,华为发布了首款无线耳机FreeBuds,到今天,华为入局无线耳机行业不过短短六年多时间,仍称得上新人,击败索尼、Bose、漫步者等国内外音频大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品牌效应。

其实不只是华为,也不只是耳机行业,纵观整个数码、智能家居行业,华为、小米、苹果等跨行入场的手机厂商,都对传统大牌造成了极大压力。例如第三季度,监控摄像头线上销量小米斩获第一、智能门锁线上销量小米和华为分别位居销售额第一和第五,前三季度国内典型智能手表线上市场,则被手机厂商瓜分。

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之所以在智能设备市场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核心因素则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手机,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大多数智能设备并非必需品,有它能过,没它也能过。懂行的消费者往往是少数,占大多数的小白用户,通常会根据价格和品牌选购物品。

以耳机行业为例,音乐发烧友固然不少,可普通用户一来没用过那么多耳机,不清楚具体有多大差距,二来对于耳机品牌也不了解,最多可能就知道漫步者、索尼、Bose等名气较大的部分品牌,挑选商品时自然会优先选择熟悉的品牌。此外,华为、苹果、小米等品牌的耳机,与自家手机还会有互动动画效果,查看电量、更新系统版本更加方便。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图源:雷科技摄制)

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头部化情况都越来越严重,营销可能比产品本身的质量更重要。手机厂商在营销方面天然具有优势,利用品牌影响力,有机会拿到更多份额。

相对而言,耳机行业传统品牌的处境还好一些,毕竟音频领域国内外老牌强者太多,拥有不少铁粉,而且耳机功能相对较少,不依赖智能生态,华为、小米等品牌的优势没有那么大。在生态更加重要的PC平板电脑、电视智能眼镜等行业,华为、小米成绩更加耀眼。

营销为王、广告铺天盖地的时代,品牌效应将被无限放大,面对优势巨大的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耳机及其他传统数码设备品牌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在手机巨头的步步紧逼之下,传统数码品牌需要尽快寻求变通之法,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

AI重新定义耳机,音频行业洗牌继续

就耳机类产品而言,在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入场后,传统品牌一直在寻找破局点,探索耳机的外观设计与佩戴新思路。开放式耳机的爆火,其实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不过这些简单的功能和设计,耳机新势力品牌很快就能学会。

进入AI时代后,讯飞、字节跳动等部分企业,为耳机加入了AI功能,可提供诸如实时翻译、会议记录转写、与AI助手等功能。讯飞双11战报数据显示,购物狂欢节期间其AI耳机销售额同比增长59%。该数据证明,AI耳机拥有不错的前景。

未来耳机发展主要分为三大方向,第一,打磨音质,追求听觉享受的上限;第二,针对特定人群,探索耳机在不同场景下佩戴舒适度、稳定度方面的突破;第三,加入AI功能,丰富耳机的用途。

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图源:雷科技摄制)

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虽影响力巨大,但因涉及的行业太多,对于行业变化的反馈不够及时,布局新品类时一般也比传统品牌慢一些。因此小雷认为,耳机的设计和AI功能,或许可以成为传统品牌的破局点。通过新设计、新功能抢先入场,再加以营销宣传,便有机会在苹果、华为等品牌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抢占市场。

在生态、品牌成为产品销量关键因素的今天,传统数码品牌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对新时代的行业竞争,变通往往是脱离困境最简单的方法。AI时代的到来,赋予了耳机更多可能,或将成为耳机行业未来最大的挑战与机遇。然而加入AI功能对于耳机厂商而言,也不是容易的事,或许耳机厂商可以考虑与月之暗面、智谱清言等AI公司合作,共同开发AI耳机。

当然,新事物的兴起难免伴随着更多企业入场,加剧行业竞争。耳机行业当前头部化程度不高,所有企业都有机会,把握住AI时代的变革,或许就能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苹果第一,华为第二!传统耳机品牌被手机大厂逼到了墙角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