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 科技云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这很苹果”。

一直以来,苹果的宣传风格主打一个随心所欲,无论是视频还是文案,如果你没有点“果式领悟力”还真的很难看懂。这就导致一个结果:能理解的用户看得津津有味,而不能理解的用户则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它想表达什么。

这不,果子哥又在iOS 18的中文宣传标语上整花活了,生涩难懂的宣传文案引来了众多数码博主和网友的吐槽。虽然不清楚这次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总之苹果宣传目的是达到了。

“真的很你”,这宣传语真的很苹果

近日,苹果大陆官网最新上线了iOS 18介绍页面,详细展示了iOS 18的新设计和新功能。原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苹果给iOS 18介绍页面植入了一个很奇怪的宣传语——“真的很你”。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苹果官网

当小雷看到这句话时,瞬间有种小脑萎缩的感觉,明明每个字我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却怎么也读不懂。一开始,我还认为是苹果工作人员失误,或许很快就会得到修正。可等了半个小时也没等来官方行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原来这就是苹果的“创意”文案。

同样因此感到不适的还有众多网友,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质疑:“苹果的营销文案还真的挺反人类的”、“‘真的很你’这个翻译真的离谱”。还有网友幽默评论道,“比机翻还机翻”、“真的很难懂你”。

作为参考,苹果美国官网的iOS 18宣传文案是“Yours.Truly”,苹果大陆官网的“真的很你”很可能就是直译过来,虽然小雷大致能猜测出苹果想表达的意思或许是iOS 18拥有更丰富的自定义内容,比如手机APP和小组件可以随意排列,但咱就是说,这种翻译方式看起来确实有些难懂。

对比之下,苹果中国台湾官网的宣传文案为“真的,就很你”,而苹果中国香港官网则使用了更直接的表达方式,“徹底,非常你”。虽然这两个宣传文案同样有些生涩难懂,但总比“真的很你”要更容易理解些。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苹果官网/左中国香港,右中国台湾

跟着iOS 18一起发布的还有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苹果大陆官网的宣传文案分别为“全改写,新标杆”、“犀利一如 Mac”,同样是果味十足。这样看来,苹果翻译团队闹出的笑话还真不少,几乎每年苹果大陆官网发布的标语翻译都会对网友的中文理解能力发起挑战。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苹果官网

大家还记得当年iPhone 6的标语是什么吗?没错就是那句经典的“Bigger than bigger”,英文其实没什么毛病,毕竟iPhone 6和6 Plus确实是苹果迈向大屏手机的第一步。

然而,当年苹果大陆官网是这样翻译的:“比更大还更大”。相信稍微具备英文能力的朋友都很难给出这么直接的翻译,相比之下,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岂止与大”的翻译就接地气多了。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微博/iPhone 6产品页

同样出人意料的中文文案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让妈妈开心的礼物,开了又开”、“开发者的大事,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服务器,为人民服务”、“真的笑,笑出声”。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微博/iPad Air产品页

这些能明白表达什么意思,但感觉又不像人话的中文全部来自苹果大陆官网的产品介绍。不知道为什么,苹果大陆官网的宣传语经常被翻译成这种奇葩画风,给人带来极强的违和感,语感和逻辑与正常中文表达完全不一样。

当然,你也能理解为苹果想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塑造特殊记忆点,形成品牌的梗和辨识度。但从用户角度出发,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玩梗带来的热度和流量完全无法弥补对品牌造成的损害。

中文翻译离谱,海外品牌频频翻车

事实上,对中文翻译漫不经心的远不止苹果一个,不少国外企业也患上了“翻译困难症”。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应该就是微软了,因为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存在很多奇奇怪怪的中文翻译,网友甚至为其量身打造了专有名词“微软式中文”。

“你的电脑正在重启,坐和放宽”,这是微软在Windows 10预览版安装界面上的错误翻译而产生的短语,英文原文是“Sit back and relax”。虽然这个“神翻译”在后续的版本中很快被修正 ,但是这个短语却在网络中流传开来,成为又一个用来吐槽错漏的翻译的短语。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微博/Windows 10预览版安装界面

Windows来到中国也已经有20多年时间了,在中文化的过程中,微软整出过很多这样让人触不及防的“金句”,当然这是高情商的表达,低情商的就是机翻还不带人工校验的错误翻译。

这些微软式中文力求营造出符合温馨体贴的感觉,略带粗鲁的翻译却让人内心的疑惑和血压同步上升。

“滚回到以前的版本”,回滚和滚回的意思可完全不一样,这翻译显然不太礼貌了。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微博/Win10 预览版降级时的标题

“不要说我们没有警告过你…”,来自微软的警告,这不客气的升级警告可是会吓跑用户的。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微博/WP 升级预览版前的警告

“幸福倒计时”,霸道总裁文风,Windows更新容不得半点拒绝。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微博/Win10 强制更新前弹窗

“Windows 10不是面向我们所有人,而是面向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还是能看出Windows系统神翻译的“文学修养”,一句谦虚又自负的自我介绍是微软冲击茅盾文学奖的一大步。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微博/Windows 10 宣传页描述

类似的微软式中文实在太多,相信每个Windows用户都深有体会。简单来说微软式中文大多来自Bing的机翻,虽然读不太通,但严格意义上也不能算错误翻译。偶尔也有微软员工输入的错别字,加上微软后期没有专人进行检查,导致语序、时态、惯用词、排版都不符合汉语用户的使用习惯。

这也是苹果、微软等国外企业出现低级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

苹果微软们该多上点心

表面上看,一些企业在翻译中文时出现的错误是由于对中国文化不了解以及翻译过程中缺乏仔细审查。但实际上,这些奇怪的中文翻译反映出企业对翻译工作不够重视。

本土化是所有跨国业务都需要面临的问题,而要判断一个企业的本土化做的是否足够,首当其冲的就是翻译问题。然而,一些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往往忽视了翻译的重要性,导致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译错误。这些错误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影响了与消费者的沟通。

首先,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一个成功的翻译应该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例如,一些西方的俚语或双关语,在中文中可能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如果直接翻译,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引起误解。

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图源:苹果官网

其次,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往往取决于细节。一个充满错误的翻译,很容易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从而影响购买决策。

再者,翻译错误还可能涉及到法律风险。在某些情况下,错误的翻译可能会违反当地的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一些产品说明书如果翻译不当,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导致使用不当,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微软、苹果作为各自领域的头部品牌,进行本土化时更应该重视翻译工作,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这包括聘请专业的翻译人员,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与本土文化专家合作,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适宜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减少障碍,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企业还应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消费者对翻译的意见和建议。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改进翻译质量,也是对消费者尊重和重视的体现。

奇葩中文翻译背后反映的是企业对本土化的不重视,随着本土化工作的愈发完善,这些“野蛮生长”的XX式中文终究会成为互联网的记忆,小雷期待苹果下一次中文宣传文案能让用户读懂。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凤凰网-苹果“真的很你”闹笑话,为何国外品牌翻译不上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