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dvanced-cron-manager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www/wwwroot/www.help4uu.com/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 科技云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原文标题:《无线鼠标到底是怎么做到无线的?》

无线鼠标慢慢成了现在办公电脑的标配,从此再也不用拖着长长的线跑来跑去了。可是,无线鼠标是怎么工作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No.1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你知道吗,无线鼠标现在也已经 40 岁了,1984 年的时候,罗技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款无线鼠标,不过这个无线鼠标采用红外线作为信号的载体,据说长得像下面图片这个样子,后面由于性能原因而宣告失败。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直到十年后的 1994 年,罗技终于研发成功了一个工作在 27MHz 的无线鼠标,这个 27MHz 频率也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无线鼠标和键盘的工作频率,被称为 27MHz 技术。

在 1998 年的时候,SIG 联盟成立,蓝牙技术问世,后面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鼠标也开始研发成功并商用。

到现在为止,无线鼠标主要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Wi-Fi (IEEE 802.11)、Infrared (IrDA)、ZigBee (IEEE 802.15.4) 等多个无线技术标准。

No.2 无线鼠标的技术方案

2.1,27MHz 技术

上文提到,罗技公司在 1994 年的时候开发了第一款工作在 27MHz 的无线鼠标,后面也就慢慢发展成了一种基于 27MHz ISM 频率带的无线通信技术,输出功率要求小于

在这个频率带中有四个全球范围的频道:其中两个用于无线键盘,另外两个用于无线鼠标;其中无线键盘工作频率为 27.095MHz 和 / 或 27.195MHz,无线鼠标工作频率为 27.045MHz 和 / 或 27.145Mhz。这样无线鼠标和无线键盘在工作的时候就不容易互相干扰了。

但是这个无线技术通信距离较短,有效传输距离仅为 182cm,不足两米,并且仅支持单项传输,功耗也相对较大,安全性较低。

下图是微软推出的基于 27MHz ISM 通信技术的无线鼠标,另一个带长线的是无线鼠标的接收器。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2.2 2.4G / 5.8G 无线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无线鼠标工作在这两个频段,2.4G 和 5.8G 也是标准的 ISM 频段,2.4G 无线技术的工作频率是从 2.4GHz 到 2.4835GHz;5.8G 无线技术包括三个 5GHz 的频段,频段 1 是 5.15~5.25GHz,规定其 EIRP 不大于 23dBm 适用于室内无线通信;频段 2 是 5.25~5.35GHz,规定其 EIRP 不大于 30dBm,适用于中等距离通信;频段 3 是 5.725~5.825GHz,通常人们选用 5.725~5.825GHz 来进行社区的宽带无线接入,以获得更佳的性能价格比。

2.4G 无线技术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 27MHz 无线技术在功耗和传输距离上的问题,2.4G 传输效率达到了 2Mbps,远远高于 27Mhz 传输效率,而且接收器和鼠标之间不必连续工作,产品功耗消耗大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电池的使用时间大大得到提高了。不同于 27MHz,2.4G 采用自动调频技术,接收器可以自动找到可用频段,27Mhz 产品互相干扰的情况得到了很好的解决。2.4GHz 无线技术支持双向传输模式,27Mhz 单向传输出现的信号断续情况也被有效的改善。

不仅如此,2.4GHz 的无线技术在数据传输速度上也要快于 27MHz,目前基于这种无线技术上的不少厂家都推出了“零延迟”的产品,不仅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对于一些要求苛刻的游戏玩家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产品。

下图是双飞燕推出的零延迟 G7750 2.4GHz 无线鼠标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2.3 蓝牙技术

我们在《一文带你认识蓝牙的前生今世!》中详细介绍了蓝牙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蓝牙工作在我们最熟悉的 ISM 频段,也就是 2.4GHz,带宽为 83.5MHz,从 2.4GHz-2.4835GHz,和我们常用的 wifi 等都共用这个频段。那怎么处理他们之间的干扰呢?蓝牙采用了跳频扩频技术 FHSS(Frequency-Hopping Spectrum Spred),这个技术将频带分成 1MHz 间隔的 79 个调频信道,蓝牙设备的信号以伪随机的方式从一个信道跳到另一个信道,从表面看,蓝牙占据了整个 ISM 频段,但实际上只有约 1MHz 的频段被占用,并且调频的速率是 1600 跳每秒。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同时呢,为了避免潜在的干扰,标准组织以蓝牙协议为基础,提出了无线个人局域网标准 IEEE802.15,以解决蓝牙和无线网 Wifi 之间的共存问题。

到目前,蓝牙技术已经更新发展到了第五代,其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比上代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下图就是惠普推出的 Professor 1 无线蓝牙鼠标 , 支持 2.4G 无线和蓝牙以及有线三种连接模式。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除此之外,还有红外鼠标,光电鼠标,激光鼠标,不同技术对比图如下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No.3 无线鼠标的电路设计

我们找到了一些关于无线鼠标电路设计模型,下图给出了无线鼠标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图,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3.1 硬件框图和软件框图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无线鼠标的硬件架构图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无线鼠标的软件架构图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罗技无线鼠标电路原理图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3.2 无线鼠标的 PCB 和结构图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更清晰一点的,还有一个透明鼠标,不用拆解直接可以看到里面的电路板结构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射频学堂 (ID:RF_Center),作者:iRFer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IT之家-无线鼠标的发展史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